在李寧公司的一次招標活動上,國內知名的大型物流公司悉數到場,他們滿懷激情地希望找出李寧公司的物流薄弱環節,從中攫取商機。但當他們看到李寧公司的物流成本后,滿腔的熱情頓時消失殆盡,失望而歸。
李寧公司原物流總監荀衛曾有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精心編制的物流成本控制手冊就是我們的憲法,按照這些原則和措施去指導我們的物流操作實踐,李寧公司的物流績效怎能不優秀?即使和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比,我們也毫不遜色。"
標準物流操作
2000年是李寧公司最為繁忙的一年,頻頻做出的高難度動作令人應接不暇。賣掉運輸車隊、重新梳理物流體系、實施SAP的R/3系統及AFS(服裝/鞋業解決方案)。這一系列動作是為了打通李寧公司的各個關節,使其物流暢通,信息傳導快捷高效。
李寧公司所有產品的銷售物流都是由其物流部運作,這包括鞋類從出廠到門店,以及服裝從配送中心到門店的物流配送。
產品入庫之后就全由物流部門統籌安排。首先,進倉的產品都要"驗明正身",若是符合收貨要求,便根據一個事先輸入的采購訂單在SAP系統里面做確認。
可以用一個例子來更加清晰地明確這個流程:采購訂單如果表明數量是100萬雙鞋,而此次進倉了15萬雙,那么就先對這15萬進行確認。確認后,銷售部的電腦中馬上就顯示出,這些產品已經入倉。隨即,銷售部便下交貨單,物流部根據交貨單對庫存的新的產品進行選配,隨后通過干線承運商和代理商發到全國各地。
李寧在全國有2000多個專賣店,產品從倉庫出來,大部分流向分公司的配送中心或是經銷商的倉庫,一小部分是直接送到門店(小規模經銷商可能只有一個店,沒有倉庫)。
盡管對自己的物流成本總是三緘其口,但對于較短的分撥時間,李寧公司從來是不吝于向人透露的。李寧產品的物流分撥時間,即全國的在途分撥時間是4.5天,比起業內著名的海爾物流還少半天,與國際著名品牌耐克在中國7天的物流分撥時間相比,李寧更是領先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