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物流航母”—記安徽南翔集團總裁余漸
2007-3-14 16: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市場是他成長的搖籃
兩年前,我國民營企業的“四大家族”德力西集團、物美集團、新奧集團、南翔集團強強聯合,合資組建了德美奧翔投資有限公司,公推余漸富為董事長。
德美奧翔致力于構筑“全國大物流體系”,開發“光彩大市場”。
余漸富憑借這一合力,實現著他“打造中國的物流航母”的夢想。
余漸富是從市場中摔打出來的。這位貧窮農民的兒子,早在1978年就在家鄉創辦冰棒冷飲廠、放映錄像、做日雜批零生意。10年后,他成為全縣私企納稅大戶。1993年,余漸富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安慶市南翔貿易公司,主營糖、酒批發業務。他選擇直接從知名廠家進貨,同時選擇業務穩定、聲譽良好的零售商組成營銷網絡,從源頭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杜絕假冒偽劣商品,很快打出了聲譽。兩年后,南翔公司年貿易額就超過2億元,進入“全國最大型私營企業500強”,名列第138位。
余漸富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市場鍛煉了他,他也逐步認識了市場。
歷經三代市場發展演變的我國商業業態,依然存在很多通病:經營品種單一,商品流通成本高;基礎設施落后,發展空間受限,國內外知名大型企業登陸受到影響;市場布局零散,難以形成整體優勢;城市交通容量飽和,商品流通速度緩慢;市場與居民區混合,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倉儲、配送、商務服務、餐飲娛樂等配套設施不健全等等。
立足于我國商品流通業發展現狀,一個一站式、產權式、綜合型、多功能、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的新概念在余漸富胸中漸漸形成。
“市場扶貧”的成功之作
1994年4月23日,曾有10位民營企業家聯合倡議發起“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去”,從而誕生了一個“光彩的事業”。余漸富積極響應,并把扶貧與他構想的現代物流體系結合起來,決定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建一個“安慶光彩大市場”。
總投資20億元、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的安慶光彩大市場于1998年動工興建,現已建成74萬平方米的一、二、三期工程,擁有各類商鋪5100余套,超級賣場5個,其中建筑面積達9萬平方米的大賣場,是華東地區目前最大的家具、燈飾展示中心。
在每一期工程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南翔集團都將40%的商鋪保留自主經營,按照培育、發展、成熟的市場過程,逐一做大做強做旺每個專業市場,先后成功地塑造了安徽省乃至長江中下游地區最大的“百貨城”、“建材城”、“輕紡城”等20多個大型專業市場。
安慶光彩大市場一期工程2000年竣工開業,當年實現貿易額40億元。2003年貿易額突破100億元,不僅安置了3萬人就業再就業,而且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幾年來周邊發展起小型加工企業1000多家,僅板材一項年加工值就達24億元。
作為光彩大市場,余漸富不忘自己的扶貧義務。每期工程竣工,他都要拿出部分商鋪安置特困群體就業再就業,而且免去了弱勢經營戶的租金達1500萬元。幾年來,南翔集團還捐巨資在大別山區興建100所光彩小學,目前已完成50多所,到2006年將全部完成。
打造現代物流大平臺
一個大市場只能改善一個地區的流通,拉動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胸懷大志的余漸富決心打造一個全國性的現代物流大平臺,與虎視眈眈的跨國物流巨頭們競爭。但他也知道,浩大的工程僅靠一個企業的力量遠遠不夠,必須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資本聯合和資源整合,共同打造。
去年3月,余漸富和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北京物美集團董事長張文中、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4位全國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達成共識,改變目前我國流通企業各自為陣、單打獨斗的局面,強強聯合,打造我國的物流航母。隨即他們合資組建了德美奧翔投資有限公司。
這是中國大型民營企業走向股份制的開始。
余漸富擔任德美奧翔投資公司董事長,他倡導“規則第一,董事長第二”的管理模式,使四大企業集團迅速磨合到了一起,不僅通過投資制衡形成了所有者與經營者完全分離的經營機制,而且通過法律文書的方式,確定全面采用“安慶光彩大市場管理模式”。余漸富給全國各地項目公司總經理的授權書上,都印著這樣四句話———你的權利是領導團隊科學打造規則;你的權力是帶領團隊嚴格執行規則;你的權利必須在規則中量化;你的權力不能凌駕規則之上。
按照安慶大市場的運營情況預算,每個項目年收入100億元,總收入額就是3000億元,至少可解決90萬人就業再就業。
余漸富馬不停蹄地奔走在全國各地的項目上,審視未來,他充滿信心。他思考著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每個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連為一體,整合成一個全國性的現代物流大平臺,中國的“物流航母”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