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物流案例

上海通用汽車的成功之路

2007-3-14 16: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2年12月2日,一輛嶄新的別克轎車緩緩駛出的同時,正式宣告:上海通用汽車年產突破第10萬輛。
    4年前,1998年12月,第一輛別克新世紀轎車下線,短短的4年間,上海通用一路奔馳,年產突破第10萬輛。從零起步到年產10萬輛,僅僅用4年,這是中國造車史上的新記錄。
    在這之前,上海通用汽車創造著一個又一個記錄:最快的建設速度;最短的盈利周期;最短時間內形成產品系列化;首個實現中高檔車出口……
    獨特的成長之路
    上海通用汽車,從誕生開始,就與以往的國內汽車企業有些“不合群”。
    當年通用與上汽合作,共同投入15.2億美元,這個曾是中國汽車史的天文數字。讓許多人擔憂:“中國市場有多大?”、“需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在許多人眼中,“適度投入,滾動發展”的模式,或許更適合中國這個才剛剛啟動而且變幻莫測的市場。
    上海通用人知道其中的風險,知道需要選擇一條自己的路,讓資本的優勢轉化成技術、品質乃至市場的優勢。
    這是一條從來也沒有人走過的路。然而,正是在清晰可辨的目標下,中外雙方達成一致,“一切是否有利于上海通用的發展”為衡量標準,上海市府把它列為“一號工程”、而美國通用汽車則把它列為全球一號戰略項目。對將來的無限憧憬和精誠合作的精神,使上海通用汽車的建設速度格外驚人,從動工到第一輛新車下線,僅用了短短23個月,開創了世界汽車建設的新紀錄。通用汽車董事長施密斯驚嘆不已,“我要將上海通用的建設速度帶到美國去!”上海通用汽車建設項目的參與者和見證人,現任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的陳虹談起當年的情形,只有一句話:“一段艱苦而難忘的日子”。
    當時的中國汽車市場,除了桑塔納以外,還有捷達、富康、夏利,這些車幾乎都是合資企業的產品,但在公務車領域,除了桑塔納和奧迪100、奧迪200、少量的紅旗之外,沒有更高檔的公務車,而在此之外,3.0左右排量的高檔車幾乎是進口車的天下。
    與全球同步上市的別克的登場亮相,給了中國汽車市場耳目一新的感覺,1998年第一輛別克新世紀轎車下線,配以世界級水平的2.98升六缸電控多點燃油噴射發動機和電子控制自動變速箱,脫胎于北美別克的上海別克,保持了母體車的舒適性、安全性、易操縱和低排放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同時又加以特別設計。
    別克的當年投產、當年盈利,并沒有讓上海通用盯住這一款車型,“一種車型包打天下10多年”的歷史已經結束。多種車型、多種配置的多元化戰略,才能真正占領住市場。
    上海通用汽車家族連續不斷花樣翻新,每一款都精心策劃,有的放矢:1999年12月,推出國內第一款多功能MPV車——別克GL8,美觀大方富有現代感的造型,讓人耳目一新,“陸上公務艙”的廣告宣傳和產品定位,使GL8在多功能車市場所向披靡;2000年10月,賽歐緊湊型轎車在上海國際工博會上露面,更是引起了全國的轟動,它10萬元左右的價格,和擁有安全氣囊、ABS防報死剎車系統等中高檔車配置,向人們在國內第一次詮釋了“10萬元”家用轎車的概念,以至于賽歐的推出,為今后的家轎樹立了標板;2001年11月,賽歐SRV上市,把一種全新的汽車消費觀引入到普通用戶中,它結合了轎車的體面外表和RV車隨意組合的靈活空間,線條動感流暢,與通常意義上的RV相比,外形時尚而不突兀,與都市和郊野的環境融合,讓購車族們充分體驗那種駕車出游的感覺。別克車的本身也在不斷變化,GLX、XSJ、G、GL、GS,形成龐大的別克家族,排量從2.49到3.0,價格從25.8萬到37萬以上,使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這是上海通用汽車精心撰寫的一段歷史,正是當初的高起點、高標準,才能有柔性化的生產線,才有了高速度、多品種的生產方式,才有了不斷改進、不斷更新、不斷引入新產品的基礎,直到如今年產10萬輛……這便是上海通用汽車模式!
    眺望世界的眼光
    在上海通用汽車創造的許多第一中,在中國企業中率先走上世界舞臺,無疑是其中閃亮的發光點。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自己成為巨人!”一直是上海通用汽車不懈努力的目標。
    很長一段時間,對于民族汽車工業該如何發展的問題,業內人士爭論不休。有人曾經問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陳虹:“您如何看待對‘是否應該提民族汽車工業’的爭論”?陳虹回答:作為企業來講,我們是不希望糾纏這種概念的,我們是要看真正產生的效益是什么。鄧小平同志說,發展才是硬道理,什么都是民族的,如果不發展又有什么意義呢?
    正是這種發展的眼光,讓上海通用汽車在興建之時,就設定了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的目標。
    陳虹認為:隨著世界汽車諸強全部進入中國,國際競爭國內化的格局全面呈現。只有具備國際級的眼光,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優勢,結合自身的優勢資源并加以整合,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走出一條創新之路,才能使中國汽車工業有機會得以生存和發展。
    正是這樣的胸襟,使上海通用汽車從采購到車型引進,到生產,都吸取了外方伙伴的精華,得到了美國通用汽車的巨大支持,使上海通用汽車的產品逐步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2001年10月,50輛有上海通用汽車生產的10座商務公務旅行車出口菲律賓,這僅僅是菲律賓所訂購的5000輛GL10的第一批,更是中國制造的中高檔轎車第一次批量走出國門。這次,上海通用汽車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5000輛GL10通過通用汽車在菲律賓的品牌專賣店向市場公開銷售,而憑借通用汽車的全球采購及營銷網絡資源,這批出口車輛的售后服務及維修配件供應將得到可靠而系統的支持與保障。2002年11月,上海通用汽車又與通用汽車加拿大凱米汽車公司就出口汽油發動機事宜達成協議,從2003年起,上海通用汽車將分批向凱米公司提供V6,3.4升LNJ發動機,這是中國高檔“汽車心臟”首次大規模出口,表明了上海通用汽車已成為通用汽車公司全球工廠中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最先進的工廠之一。
    正是上海通用汽車充分利用國際優勢資源,致使上海通用汽車不僅立足國內市場,銷售紅紅火火,也在走國際化之路的征程上可圈可點。
    生產線魔方
    有人會問,是什么確保了上海通用汽車產品的多變?為什么在上海通用汽車的同一條生產線上,總是不斷有產品在更新,而且品種越來越多,差異越來越大?
    這些,都是上海通用汽車足以傲立車壇的地方,也是上海通用汽車的迷團。
    上海通用汽車的總經理陳虹曾說過:“我們要爭取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領先者,或者說是要成為一個領先的汽車企業”。而這個領先是要體現在上海通用汽車的整個業務流程當中,體現在與上海通用汽車相關的整體的產業中的每一個環節,這樣才能體現上海通用汽車的綜合競爭能力。
    或許,正是這樣的豪情與信心,成就了上海通用汽車在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在樹立中國汽車的典范。
    在上海通用汽車的生產線上,從一開始就定位在高水準的IT系統,上海通用汽車花了3000萬美元建立IT技術平臺,作為支撐整個工作運營的中樞神經系統。在上海通用汽車的車間里,能看到一個大轉盤,這是柔性化制造的一個重要環節,上海通用汽車的車體分配中心,它將把一輛輛排好次序的車殼,送到總裝的流水線上。有人把它比做一個魔方,可以換到任意一個位置,可以隨意組合。而上海通用汽車的柔性化制造體系,就是由許多這樣的系統打造出來的。
    革新產業鏈
    不僅僅在生產線上,在采購、市場營銷等等方面,上海通用汽車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成為全國的榜樣。
    采購,是走國產化,還是不要國產化,或許許多廠家還在這個問題上爭吵,上海通用有著自己獨特的理念,那就是將遍布全球的、豐富的零部件資源同國產化規定所生產的優勢巧妙地轉化為競爭優勢,上海通用汽車采購部總監丁磊告訴記者:“上海通用汽車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國產化而國產化,我們實施國產化的概念不只是技術、設備在國內領先,而是通過國產化并運用全球采購的技術控制成本,利用國際與本地的優勢資源,使我們的產品和企業更具競爭力。”
    如果你還記得兩年前,百姓苦等賽歐的場景;還記得,每個產品露面之時,那種十分明確的市場定位;你看到別克專賣店還統一標識、服務和熱情的話,你就不得不佩服上海通用汽車在營銷方面的絕招。第一家實行品牌專賣的公司,第一家建立客戶關系營銷網絡的公司,第一個用因特網和客戶交流,在網上登記賣車的公司——上海通用汽車在營銷方面,同樣獨樹一幟。在籌建經銷商網絡上,上海通用汽車最注重的理念的一致性。上海通用市場部總監孫曉東說,我們非常注重經銷商在銷售上是否與上海通用一樣具有市場的理念,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上海通用90多家經銷商,幾乎都是三位一體的,網絡分布和數量,也是根據市場的需求和容量而言的,在科學地估計合作伙伴投資回報的基礎上來確定的。這些,都使經銷商得以全面貫徹“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
    從生產到采購到銷售,上海通用汽車所帶來的,或許是對整個產業鏈的促進,這種促進正是讓上海通用汽車永葆青春的秘訣,也是為中國汽車工業積累的一筆財富。
    SGM精神
    在上海通用汽車殺入市場的時候,中國汽車市場正處于一個大變革的前夕。在這以前,“老三樣”已經統治中國汽車市場多年,加上私人轎車市場的不溫不火,使中國市場形成的是一定程度的傳統與壟斷。
    而上海通用的加入,正是擔當了市場挑戰者的地位;也正是這樣,上海通用汽車知道,在未來的市場的搏殺將日益激烈,必須要形成支撐企業不斷前進的核心價值觀。
    在上海通用汽車,生產線的柔性化,需要柔性化的人,上海通用汽車中高層領導的崗位變化很大,質量部的總監會換到采購部當總監,負責物流的總監會調任人力資源部任總監,整個企業的中高層實行輪崗,這種輪崗,能產生創新的火花,使中高層管理人員能夠跳出既定的條條框框來思考問題,進行決策。上海通用汽車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9.4歲,大專以上學歷占45%……成為上海通用汽車成長的最終動力。
    這一切,都是上海通用汽車的精神,圍繞企業的核心價值觀,2600多名員工,為了產品的質量,企業的發展,也為了自我價值的充分發揮,盡心盡力,開拓、創新、一絲不茍,構筑了上海通用汽車真正的脊梁。
    上海通用汽車的成功之路,正是由他們一路走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