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供應是基礎 愛立信繪就亞太物流中心藍圖
2007-3-14 15: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2年9月27日,在南京舉行的南京愛立信熊貓通信有限公司(ENC)成立十周年慶典上爆出新聞:愛立信將賦予ENC供應管理系統(tǒng)采購中心、制造中心、分銷中心和供應鏈整合中心職責,把其建設成為愛立信在全球的供應樞紐和亞太區(qū)物流控制中心。
ENC(南京愛立信熊貓通信有限公司)由瑞典愛立信集團、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普天信息產業(yè)集團公司和香港永興企業(yè)公司等共同投資,主要生產和銷售GSM900/1800MHz數字移動通信系統(tǒng)、CDMA系統(tǒng)、GPRS系統(tǒng)和程控電話交換機系統(tǒng),是目前愛立信在中國最大的下屬機構。過去,這里不僅生產主機,也加工機柜、電路板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為降低運輸成本,縮短交貨期,1997年愛立信開始在中國建立由多級供應商組成的集產品分系統(tǒng)或單元制造、研發(fā)為一體的供應鏈網絡,并制訂了推動配套企業(yè)在華投資、扶持中國本地企業(yè)加入其全球供應體系計劃。
愛立信全球本地化策略之一,是利用當地供應商的本地化生產優(yōu)勢,向其提供部件及元器件。為實現這一策略,愛立信邀請了70多家全球供應商到中國來投資建廠,并鼓勵國際一、二級供應商在中國尋求新的供貨伙伴。到2000年底,已有8家國際一級供應商落戶中國,總投資2.38億美元。南京愛立信熊貓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姚偉林(Arvid Jauring)把愛立信的供應鏈比作一棵大樹,他說:“除特定領域外,我們的一級供應商主要負責在中國建立二級供應鏈,二級供應商則負責在本地建立下一級供應渠道。比如,ENC的一級供應商有Elcoteq、Flextronics、Emerson、AMP、Solectron、Amphenol等,其中芬蘭的Elcoteq和新加坡的Flextronics電子制造商已應ENC之邀來華建廠。Flextronics Enclosure的下一級供應商是熊貓電子、EBM、PentairEaton,再往下還有三級供應商。基于一套互惠互利的運作機制,供應商不僅與愛立信結成聯(lián)盟,也可向愛立信的競爭伙伴供貨,以便更好地從規(guī)模效益中獲利。”
供應鏈管理是根本
由于全國各地的電信運營商使用的接入設備不同,需要的交換接點也不同。不同的配置所設計的模塊不同,灌裝的軟件就不同。要滿足小批量、多品種需求,就必須按需定制、按單生產。ENC工廠一般一周接一個訂單,每天生產100多個機柜。保證交換機簽單后基本沒有庫存,并能在短期內交貨。ENC把供應鏈與客戶關系管理放到了至關重要的位置上。目前ENC共有員工300多名,其中白領與藍領所占比例各半,這足以說明他們對管理的重視。
一年半前,愛立信開始為在中國建立全球供應樞紐做準備。他們首先成立了ENC供應中心。作為ENC連接市場的接口,這個中心的任務是接收由市場部與客戶簽署的訂單,向生產部或一級供應商提交采購定單,并保證在最短供貨時間內將貨物發(fā)運給客戶。南京愛立信熊貓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姚偉林(Arvid Jauring)在解釋為何要把亞太區(qū)物流中心設在ENC時說:“ENC的生產成本低于歐洲,背靠中國這個得天獨厚的市場,把更多的國產化產品通過一級供應商渠道發(fā)送出去,給亞太區(qū)客戶帶來更及時的服務。到目前為止我們在中國的總投資已達6億元,2000年ENC的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人民幣,2001年達到140億元人民幣,投資效益十分明顯。從建廠初期開始進行的國產化、本地化工作,使ENC建立起了一條最為經濟有效的供應鏈,并為它成長為亞太區(qū)的研發(fā)、生產、供應基地創(chuàng)造了條件。利用已由投資,將ENC建成愛立信全球三個物流中心之一及世界最大的供應中心,將有利于優(yōu)化生產資源,減少發(fā)貨時間,降低運輸成本,達到更好的經濟規(guī)模和效益。ENC供應鏈管理分策略層、操作層和支持層三個層次。近期,我們將把ENC的物流控制中心建成亞太區(qū)的區(qū)域性物流控制中心,以保證本地研發(fā)項目的啟動和貨源供應,及硬件設備的出口。全球供應鏈與亞太區(qū)物流控制中心建成后,ENC將根據愛立信全球標準,對海外和本地供應商分別加以認證,并將供貨業(yè)務交由海外供應商在國內的合資廠與本地供應商進行生產制造。同時,ENC也將按照目標管理模式,向供應商派出本地化項目的研發(fā)、制造、工藝、質量保證等人才,以確保本地制造和全球供應樞紐的實現。”
研發(fā)體系作支撐
本地化不僅是本地采購,更重要的是產品開發(fā)和供應體系的本地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保持電信技術和設備提供商的領先地位,愛立信采取了將所有非核心部分的供應制造外包給其他供應商的策略。他們通過戰(zhàn)略聯(lián)盟,把配件產品的生產轉移給了供應商。自己則把從勞動密集型的供應制造中解放出來的有限資源,投放到了 2G、2.5G和3G技術全面解決方案的提供、軟件的研制開發(fā)、系統(tǒng)的終試與聯(lián)調及高技術含量的服務上。由于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視國產化工作,到2000年,ENC生產的愛立信無線基站、交換機、AXE10等產品國產化率已超過50%。
1991年,愛立信在ENC建立了繼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個研發(fā)基地。目前該基地已具有愛立信GSM交換機系統(tǒng)、CDMA系統(tǒng)、網管系統(tǒng)及接入網系統(tǒng)(ADSL、ADC、PSTN)的本地化改造和重新設計能力,并成為愛立信系統(tǒng)軟件和第三代通信技術等綜合應用技術的研發(fā)基地。ENC研發(fā)中心的主要工作是進行新版本軟件測試和調整,對軟件二次開發(fā),以適應中國市場需求。南京愛立信熊貓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姚偉林(Arvid Jauring)表示,愛立信不會為建立亞太區(qū)物流控制中心投入更多的物流人員,但會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新產品研發(fā)上,并會為此進行進一步投資。ENC研發(fā)中心將參與愛立信軟件產品編碼工作,并成為愛立信產品研制開發(fā)的一個重要機構。愛立信也會將一些硬件產品拿到ENC來設計,更多的國產化工作將會在這里完成,更多產品也會拿到南京來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