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出口貿易順差大增凸顯貿易新政必要性

2007-3-13 13:5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日前海關總署公布了2月份的對外貿易數據。其中最惹人關注的是貿易順差數據。2月外貿順差達到237.6億美元,不但比市場預期高2倍,也創出了歷史上同期最高的水平。從累計數據來看,1-2月份實現順差3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高276億美元,已經超過去年1季度的水平。

  2月份順差的大幅度增加,主要和進出口增長速度的差距放大有關。當月出口增長率為51.7%,進口增長率為13.1%,進出口增長率相差38.6個百分點,比上月擴大了33個百分點。

  出口增長率高于進口增長率,除了前期趨勢的慣性影響之外,還和一些因素的作用有關。

  放大出口增長的因素一是美、日、歐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對我國產品的需求仍然比較強勁。1-2月份累計我國對這三大經濟體的出口增長率都在20%以上,對歐盟的出口增長率更是超過50%。

  二是可能跟一些企業的突擊出口有關。為了解決貿易順差增加過快和以及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緩解國際收支失衡作為2007年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國家將通過出口退稅率、出口關稅調整等措施抑制高資源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率的產品的出口。為了避免出口政策調整帶來的不利沖擊,許多企業把出口時間提前。1-2月份鋼材、鋼坯等出口增長率超過100%,紡織服裝等增長率超過30%,除了國際市場需求旺盛之外,很大程度上和預期中的政策調整有關。

  三是2006年同期基數較低,2月份當月出口增長率明顯低于1月份,這使得與其相比的出口增長率明顯提高。

  在提高出口增長率的同時,一些因素使得進口增長明顯偏低。一是今年春節在2月份,假期因素使得部分生產活動中斷,企業推遲對原材料的進口。根據中國物流和采購聯合會發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2月份企業生產指數、進口指數與上月相比降幅都在3個百分點以上,這毫無疑問影響了進口的增長。二是國內產品對進口產品的替代。隨著過去幾年投資項目的陸續竣工,國內的供給能力不斷提高,部分產品不再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這也影響了進口的增長。三是比較基期的因素。去年同期進口增長率明顯高于其他月份,這使得今年同比增長率使得更低。

  從貿易順差增加的原因來看,2月份貿易順差的大幅度增加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從貿易順差的結構看,由于我國的貿易順差總額中有80%來自加工貿易,在世界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我國貿易順差很難明顯減少。

  根據我們比較保守的預計,2007年我國貿易順差將超過2100億美元,比2006年增加400億美元。這將是我國貿易順差突破1000億美元之后第二年快速增加。可想而知,來自逆差國的壓力以及順差增加導致的外匯儲備增加的壓力都將比過去加大。

  在這種情況下,抑制貿易順差的過快增長比過去更具有緊迫性。因此我們預計2007年國家將進一步加大貿易平衡型政策的實施力度,來減少貿易失衡的程度。

  一是優化出口結構,進一步通過出口退稅率、出口關稅調整來限制資源、初級原材料、紡織服裝等兩高一低產品的出口、鼓勵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另外在原來的所得稅制度下,對出口型企業給予了一定的所得稅優惠,這個政策明顯已不合時宜,應盡早取消。

  二是擴大進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積極擴大進口”,預計2007年在擴大進口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會進一步加大,相當一部分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會有明顯的下調;考慮到國內產品對國際產品的替代,我們認為擴大進口的重點的主要是國內比較短缺的資源、原材料,國內急需但不能生產的高精尖設備;以及高端消費品。

  三是加快升值。匯率因素并不是貿易失衡的主要因素,但是一個重要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快升值也可以起到改善貿易收支的效果。實際上經過一年半的準備和觀察之后,無論是從外匯市場基礎設施還是從企業的應對能力來看,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條件已經具備,升值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