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供公司的質量系統
2007-3-12 15: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已運行一年多,從運行結果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同時,亦存在不少問題。綜其緣由,我們認為,主要是一點:全員的質量意識不強,對“質量系統”的認識不足。
GMP明確告訴我們:一個可靠的質量系統應該是“芭蕾舞”模式的。所謂的“芭蕾舞”模式,就是:每個人都按預先編排好的音樂和舞蹈動作來表演。所有的演員都訓練有素,熟悉舞蹈動作。演奏者能熟練演奏所有的樂章。布景和燈光都是根據舞臺和演員的移動來設計。整個演出過程,無論是演員、演奏者、布景、燈光或是劇院的守門員等等都是這臺演出的一員。整臺舞蹈在第一次演出時,可能不會百分之百按設想中的完成。但只要一晚一晚地重復演出,所有不足之處都可以得到逐步改善,從而使演出變得越來越完美。
其實,公司現有的“質量系統”已有了“芭蕾舞”的架構,其大概的內容是:“領導”起著導演的作用;“培訓”、“自我完善”則是不斷的排練;“倉儲和運輸的硬件標準”則是一個良好的舞臺;“書面程序”是劇本;“承儲承運商品的管理與養護”是對劇情的細節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是“演員”、“守門員”和“演奏者”。...等等, 其它的“系統”所圍繞的是整臺“芭蕾舞”演出中所出現問題而采取的措施。例如:出現“質量事故”了,在舞臺上可以體現為“演員”出現身體不適或狀態不佳,而影響了演出效果,這不要緊。因為從包括導演、音響、演奏者等等在內的“劇組”(系統)人員,會主動去了解“演員”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具體原因是什么,今后如何改進。如果是劇本難度大,演員在做某一個動作時,總是出錯,則要修改劇本了。如果劇本很好、導演水平很高、燈光及音響都好等等,而演員仍能出錯,則要考慮換演員了;如果演員水平高、劇本亦屬一流,但導演水平差,有的甚至瞎指揮,導致我們的觀眾--即客戶不滿,則應堅決地換導演......。
公司是一個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其質量系統所采取的是GMP模式,亦可說是“芭蕾舞”模式。系統要求公司的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朝同一個目標、按同樣計劃工作,都是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
目前,公司質量事故及其所造成的損失和客戶投訴的次數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兩點:其一,很多員工,包括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未把質量放在第一位,認為:質量管理是質管部或質監員的事,有的基層員工甚至單位領導競有“工作太忙,沒有時間抓質量”的錯誤說法;其二,對有關質量意識的“培訓”不夠或不充分,反映到行動上則唯工作完成為佳,完成情況如何,看結果吧?結果出來有問題,則等著上級處理。對個人來說,這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對公司來說,其損失是無法估量的。這亦是GMP不允許的!特別是對于培訓工作,好象僅僅是拿著資料,站在員工面前,念一念再考一考。甚至有的基層領導錯誤地認為“我們給員工培訓,誰給我們培訓,我們腦袋里的東西都空了”。這亦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我們對“質量管理系統手冊”沒有很好地去理解, 對GMP內容未能深入地研究。GMP告訴我們:培訓分理論與實踐兩種,考試亦分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兩種。但我們目前所做的僅僅是第一步,有的單位甚至連第一步都未去做;而第二步,即進行現場培訓或現場考核則未開始做或僅僅開始嘗試。二. 我們有些同志在工作中有過分強調客觀因素的心理。希望各單位,特別是系統管理人員應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公司要求開展“TQC領導小組活動”、頒布“質量獎罰條例”、出版“質量簡報”和進行的 “SOP“及”質量系統“的考試等都是希望各單位所有領導和員工都明確質量對公司經營和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對待工作中出現的各種“質量問題”,特別是領導,更應與員工一道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及時、有效、徹底地解決,而不是采取“避讓或躲開”的消極辦法。因為這樣做不但于事無補,反使公司經濟受損及個人利益受害。
因此,一個“質量系統”是否良好運作,所有的員工,不論是操作人員還是管理人員,都應該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和自覺從自我做起“,不斷地進行有效的訓練、樹立起“只有人人自覺參與,用系統的方法解決可能影響質量的問題”的觀點,才能真正地體現“全員自覺參與”和“表演質量的芭蕾舞”。
“回顧過去、成績喜人,展望未來、任重道遠”。相信公司的質量狀況在全體寶供人進行“第二次創業”時,一定會做得更好,以實現劉總經理提出的口號--“超過客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