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第三方物流案例

宅急送:大物流的新冒險

2007-3-12 14: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
摘要:... ...
 在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下,效率挖潛與平臺開放將成為宅急送新擴張計劃的有力支撐  
    北京宅急送快運有限公司信息部總監李紅兵的“五一”長假全投入到了公司最新的信息化項目——PDA(個人數位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簡稱)無線傳輸系統上。“北京分公司作為試點將在兩個月內實施完成,接下來我們要將PDA系統推廣到全國300多個直營網點,在2007年年底之前全面實現宅急送業務與信息流的同步處理。”李紅兵表示。   
    以業務提速應對競爭
    宅急送這些年一直在埋頭飛奔。在經歷了同城快遞、取貨送貨、倉儲配送等一系列業務摸索后,宅急送將重點鎖定在了國內24小時“門到門”快遞服務,由此開始了高速成長。2002年其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2004年達到6億元,2005年更是達到8億元。
    然而這種風光背后藏有隱憂。一些宅急送的員工承認,公司近年來的快速擴張,確實在某些方面讓宅急送產生了相當大的能力“瓶頸”。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一線業務量的快速增加直接導致了業務效率相對下降,丟貨、破損等情況不斷發生,而延遲交貨、服務質量下滑等問題也引起了客戶的不滿。面對業務增長但企業競爭力卻沒提高的情況,該公司總裁陳平非常著急,組織機構的調整,一線運營效率的改善成為當務之急。
    2004年宅急送痛下決心實行了扁平化管理,到2005年,宅急送的經營業績開始回升,惡性事故得到了明顯遏制。同時公司也開始實施有助于業務提速的PDA項目。
    令李紅兵牽腸掛肚的PDA項目,其實本身并不復雜。根據宅急送的信息化規劃,今年是公司的“挖潛年”,而挖掘潛力的目標,被指向了一線車輛的運送速度和各部門協作的效率提高。雖然目前PDA方案在全球快遞行業應用比較成熟,在中國卻只是嶄露頭角。經過初選,這一方案被推到了公司的管理會議上。
    然而會上爭論之激烈,還是超出了李紅兵的預料。矛盾的焦點集中在PDA項目的投資上。“一臺企業用的PDA價值一般都在1萬元以上。以北京分公司為例,如果100多臺車都安裝,設備投入就需100多萬元,還不包括無線布網的其它設備以及軟件和相關服務,如果再拓展到全國,確實會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李紅兵當時對這個項目能否通過確實不是很有把握。
    “公司現在上馬PDA項目是有考慮的。”據李紅兵回憶,其實早在三年前,PDA項目就曾擺上過陳平的桌面。但由于項目成本比較高,而當時公司正處于大規模擴張網點的階段,車輛和人員等的投資更加緊迫,所以就擱了下來。三年后,國內快遞市場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巨頭之間的競爭都從當初的網點大戰,逐步進入到提升服務質量的階段,“如何有效地使用這些車輛和人員,比單純增加其數量更重要。”李紅兵表示。
    最終還是總裁陳平拍了板。“真正讓陳總下決心的原因是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李紅兵的判斷并非空穴來風。國內快遞市場上的重量級選手中外運敦豪,最近剛剛完成了全國第三期PDA項目的實施,目前在一些重要城市,該公司的快遞司機已基本做到人手一部PDA。無獨有偶,宅急送的老對手中鐵快運,也早在去年就完成了一期的PDA項目。“相比之下,我們還是很有些壓力,尤其是來自客戶的壓力。”李紅兵坦言。
    宅急送選定的是一家美國公司的PDA解決方案,這一方案在四大國際快遞公司中也有應用。除了無線網絡環境應用,軟件系統與公司ERP對接等功能外,這一系統的重點技術,就在于PDA的遠程信息傳輸保障。該系統設計了兩種通道,一種是采用GPRS技術傳輸數據,而另一個備用通道則是一旦GPRS出現故障,宅急送通過與中國移動合作架設的專線,也能保證將信息及時傳回總部。
    “當司機從公司中轉倉庫提貨時,會用配給他的PDA對包裹條碼進行掃描,而貨號、名稱、規格、數量等信息馬上通過PDA傳輸到了公司管理信息系統內,打印出庫單;然后當貨物送達客戶手中,客戶在包裹票上簽字以后,司機就在PDA上確認貨物送到的信息,并傳回公司系統內,如果同時有代收快遞費用的話,這個費用也會對財務系統內的相關記錄做核銷。”李紅兵表示,從項目測試結果來看,一線物流和信息流的速度及準確性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瞄準大物流
    其實在李紅兵的心里,還裝著另外一件大事。和這件事比起來,眼前的PDA項目頂多只能占其中一小部分。“宅急送目前擁有13個系統,包括MIS、倉儲、財務、CRM等等,這些系統到了必須要進行整合的階段。這個整合是我當前最大的挑戰。整合后的信息化平臺將是一個更為開放的物流信息平臺。”李紅兵說。
    李紅兵并非夸大其詞。在經歷了專業化業務戰略的成功以后,宅急送正準備向第三方物流大舉進軍:從2005年開始,宅急送一直在運作上市融資,計劃從業務戰略全面切入“郵件快運、包裹快運和大件物流及項目物流”。宅急送又把觸角伸向一個空間更大、但風險也更多的市場。
    4月12日,宅急送首個為項目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配送中心——北分望京配送中心掛牌成立。而在4月17日宅急送物流平臺推介會上,陳平面對到場的同行企業家大聲呼吁:“我們必須聯合起來共同發展。宅急送開放物流平臺有兩個目的:一是行業聯合,弱弱聯合可變強;二、做強民族快運,讓中國人揚眉吐氣。”談到平臺開放,陳平說:“我們為同行發貨不賺錢,只是填補平臺貨量,提高快遞網絡的效率。”
    對于李紅兵而言,公司新的物流擴張計劃背后,必須要有能夠支撐開放性的物流信息平臺。“利用微軟的.NET平臺和多層組件控件技術,我們準備把全部的系統都重新整合到一個底層平臺上,而這個平臺,將向我們的物流合作伙伴以Web Service、.NET Remoting、XML技術或者API接口方式進行開放,這樣才可以實現信息系統的無縫對接,并給予客戶更好的服務。”可是李紅兵也知道,目前宅急送的平臺還暫時無法完全做到這一點。
    但李紅兵已經開始行動。就在這個月,有一家知名企業,本來不是宅急送的客戶,但由于宅急送為其新開發了可對接的信息系統模塊,該企業可以直接從內部網上下單,并可以看到宅急送的物流倉庫內的收發貨情況,隨時掌握自己委托的業務進展,因此把自己的一些物流業務都委托給了宅急送。“PDA也好,開放式物流信息平臺也罷,都不過是一個工具,目的都是為公司向國內物流領先企業目標進軍提供必要的支持。”李紅兵這樣詮釋自己眼中正在推進的信息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