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部門籌建的行業協會將是怎樣?據參會者透露,按照國家郵政局意見,協會人員結構上,郵政企業方面人員占1/4,民營快遞方面占1/8。但郵政管理部門人士占多少確是未知數。是否也是1/4?這樣郵政方面就占1/2?對方沒有給記者明確回答。
目前,在國內涉及快遞物流的專業行業組織有中國國際貨代協會快遞委員會,其會員企業包括國內中外運、中鐵快運、民航快遞等國有快遞企業,申通、宅急送等民營快遞企業,及UPS、FedEx等國際快遞企業。還有為UPS、FedEx等國際快遞代言的亞太速遞商協會。中國郵政快遞企業沒有參與這些行業組織。
中國郵政剛剛實行政企分家,為何立即開始建立快遞行業組織?參會者對記者三緘其口。行業組織要為行業代言,但奇怪的是此次見面會上,對非郵政快遞企業一直關注的《郵政法》以及快遞專營領域和專營范圍,郵政方面卻避而不談。那么,這樣的行業組織將來能否為非郵政快遞企業代言?
盡管此次會談中,郵政部門明確郵政管理局,不僅僅要為郵政物流企業服務,還要為非郵政快遞企業服務,但參會者表示擔心,這是不是一個新的“二政府”協會?在2006年通過的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行業組織要按照“政企分開”原則調整,改變行業組織“二政府”行為。郵政部門若組建行業協會能否擺脫“二政府”行為痼疾,各方拭目以待。
業內人士指出,國家推行郵政企業政企分開,郵政快遞市場已發生變化。但郵政快遞企業思想痼疾卻依然存在。傳統體制下郵政企業政企不分,郵政方面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借特殊地位打壓非郵政快遞企業。但是,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這條路已走不通,郵政快遞企業特權正被制約。新環境下是以行業組織維持行業自律,并維護行業合法權益。但目前真正為廣大快遞企業代言的組織,似乎與郵政快遞企業的壟斷利益相抵觸。
郵政快遞企業如何解決這個尷尬?和郵政管理部門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郵政快遞企業,通過另立門戶,建立行業組織。那么,這個快遞行業組織能否為廣大快遞企業代言?參會者表示擔心,郵政部門籌建快遞行業組織,是不是“項莊舞劍”,其目的更多的是借行業組織,這個快遞企業的“娘家”強化其的聲音,借企業“娘家”地位維護自己的壟斷利益?
對于這個疑問,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肖文炎對記者沒有任何答復。另外,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郵政方面今天可能召開全國郵政電話會議,據說已通知部分快遞企業到當地會場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