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政府批準:私有企業可競標政府采購項目
埃及貿易和工業部官員近日表示,埃及貿工部計劃尋求私有企業和國際專家的幫助,以改進和建立六個新的工業區。
據介紹,新工業區將建在埃及北部的大邁哈萊和卡夫達瓦爾地區,將為紡織及相關工業提供工業設施。除了工業區的工程設計項目外,埃及政府有關部門還將為投資者提供咨詢和工程服務。
法國政府不斷推出新措施全力扶持個人創業
法國國家經濟與統計研究所日前公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法國2006年新創立企業數量再攀新高,比上一年提升3.7%達23萬個。到2007年1月10日,法國完成了希拉克總統提出的“五年內新創百萬企業”的目標。
能達到如此成績殊為不易,政府在各方面的扶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法國政府不斷推出優惠政策鼓勵個人、尤其是失業者創業,其成果一目了然。
德國政府有效管理和利用非經營性政府資產
聯邦不動產管理局的運行模式類似企業,目前它由三人組成的一個類似董事會的委員會領導。該局的職能今后將逐步由“聯邦資產管理者”轉變為“聯邦不動產服務商”。聯邦財政部計劃到2012時,聯邦政府的辦公性用房也全部由該局進行管理和維護。
韓國政府借助網上采購杜絕政府采購黑洞
韓國政府由于在采購中存在各自為政、隨意性強,缺乏統籌監管的弊端,各種腐敗案件層出不窮。從2002年起,韓國政府利用韓國網絡普及率高、網上金融服務成熟、政府辦公普遍實現網絡化的優勢,將政府采購行為由傳統的人際交易,改為網絡交易,規定各種采購行為必須通過調達廳建立和管理的名為“國家賣場”網站進行。由于所有的招標、投標和交易過程都被記錄下來,并在網上向社會公開;同時,網絡采購還從源頭上切斷了公務員與銷售商見面的機會,傳統的政府采購模式被徹底改變,交易的透明化杜絕了黑箱操作的可能。調達廳實行網絡交易四年多來,無論從提高效率、節約資金、公平交易,還是杜絕腐敗等方面,都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美國聯邦政府采購將會優先考慮本國的產品
美國聯邦政府每年要采購約3500億美元的產品和服務,其中絕大部分是本國產品。美國在政府采購領域優先扶持本國工業的習慣由來已久,早在1875年就有法律規定在公共項目中要“偏向使用美國材料”。20世紀30年代,始于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席卷世界,各國紛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在這種環境下,為了保護國內工業和建筑業、刺激就業,《購買美國產品法》于1933年3月出臺,明確規定聯邦政府采購必須優先購買本國產品。七十多年來,該法律經過了幾次修正和補充,但實質精神從未變更,短期內也不太可能有重大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