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方面近日表示,中國對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的股權出售表示了興趣。而此前,希臘第一大港———比雷埃夫斯港務局(PPA)已經證實,正在與中遠集團洽談股權出售事宜。業內人士也指出,希臘港口正在成為中國貨物運往歐洲和地中海東南部地區的樞紐。
事實上,中國航運巨頭中遠集團早已向PPA拋出了橄欖枝。PPA曾表示,中遠已在該港設立辦事處,并對參股PPA表示了興趣。PPA目前處理著希臘60%的海運業務。希臘政府是PPA的第一大股東,正計劃將其擁有的PPA74.1%股權出售。不過PPA方面表示,由于去年長期罷工的影響,政府預計將出售計劃推遲到今年4月底。
作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五的航運巨頭,中遠集團正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拓展碼頭業務。魏家福曾對本報記者透露,其為中遠制定了“向航運兩端延伸,發展物流”的發展策略,目標首選碼頭投資。
目前,中遠通過旗下的碼頭公司中遠太平洋在香港、上海、青島、深圳等港口以及美國、意大利等地擁有34個碼頭泊位,年集裝箱吞吐量已達到1300多萬標準箱。根據世界知名的德魯里航運咨詢公司剛剛對全球碼頭經營者的排名,中遠已成為世界第八大集裝箱碼頭經營商。
2005年12月,中遠聯手馬士基、和黃、中海和上海港務拿下了眾所矚目的洋山二期。2006年1月,中遠太平洋又向丹麥A.P.穆勒-馬士基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收購埃及蘇伊士運河集裝箱碼頭20%的股份。對于相中希臘港口,魏家福曾表示,中遠在地中海地區貨量正逐年上升,已達到年吞吐量80萬標準箱,目前急需在區內設立一個自己的轉運港。
中遠太平洋管理層昨日在北京表示,今年將會繼續投資港口,年內在港口的資本開支預算為4億美元,較2006年的1.87億美元增加1倍多;公司的碼頭泊位也會由現在的123個,于2007年至2010年間再增加20個。
另外,公司亦考慮將所持有的49%物流權益售回給母公司,從而使公司集中資源于核心的港口業務。
業內人士指出,航運業具有周期性,伴隨著前兩年航運業爆發式的增長,航運業由“波峰”進入“波谷”早已在各大航商預料之內。而相比之下,碼頭的盈利能力則相對比較穩定。中遠集團積極參與碼頭業務,不僅能為公司的船舶爭取主動權、保證船期、降低費率,而且能夠降低航運市場波動造成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