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春市加大交通運輸業的投入和建設力度,全面放開運輸市場,交通運輸業取得長足發展。截至2005年年末,我市交通運輸業法人單位達到302戶,從業人員37251人,其中道路運輸業、公共交通和倉儲業從業人員分別占全行業人員的24.15%、25.95%和21.25%,說明我市現代倉儲物流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
長春市已形成由鐵路、公路、民航、管道4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綜合運輸體系。我市重點發展方便快捷、節能環保的公共交通體系,其中航空業和輕軌發展迅速,特別是龍嘉國際機場投入使用后,開通了北京、上海、廣州、香港、首爾、東京、仙臺等20多條國內國際航線。截至今年9月,民航營運收入8831.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4%;貨郵發送量7287.1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4.2%;旅客發送量85.9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3.3%。輕軌今年1月~10月的客運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將近12%,輕軌二期年底投入運營,將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2004年長春市物流業增加值229.4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已接近15%。與1999年相比,物流業增加值翻了一番,按現行價格計算,年平均遞增15.1%。我市以汽車、鐵路客車為主體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在國內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強大的制造業基礎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適合發展各類具有產業依托和地方特色的產區型商品物流。商業的發展也拉動了物流業的發展,大型商場實行零庫存經營,商品供應需要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務,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已在長春開設多家購物廣場,家電連鎖企業國美、蘇寧也在長春開設新店,它們都需要良好的物流保障,為我市運輸企業提供了拓展物流倉儲服務業務的機遇,為企業向物流倉儲業轉型打下基礎。
交通運輸業特別是物流業的發展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對我市物流業進行了長遠的規劃,將建設汽車物流基地、農副產品物流基地和消費品物流基地,同時還將建設大型物流園區以及物流配送中心,同時,政策上的支持以及社會認可,都構成了我市物流行業良好發展的“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