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yè)2007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及趨勢預測
2007-12-4 15: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前三季度,我國國民經濟繼續(xù)保持較快增長,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166043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重工業(yè)同比增長19.6%,第二產業(yè)比重同比提高增長13.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yè)比重上升18.5個百分點。國民經濟的較快發(fā)展,拉動了煤炭消費繼續(xù)增長。據初步預測,2007年全國煤炭消費繼續(xù)增加,增量在2億噸以上,但增幅將呈趨緩態(tài)勢。煤炭市場總體上繼續(xù)保持供需基本平衡,受氣候條件影響和鐵路運輸制約,局部地區(qū)、部分煤種、不同時段煤炭供應偏緊。
一、煤炭經濟運行形勢總體向好
(一)煤炭產供需基本平衡,產運銷同步增加
據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規(guī)模以上煤炭企業(yè)原煤產量16.8億噸,增長11.0%。國家鐵路煤炭運輸日均裝車5.07萬車,同比增長8.9%;國家鐵路煤炭運量9.13億噸,增長10.4%。主要港口煤炭中轉運量3.48億噸,增長15.8%,其中,內貿煤炭轉運量3.08億噸,同比增長22%。據安監(jiān)總局數據,前三季度,全國原煤產量完成17.1億噸,同比增長8.1%。按統計口徑分析,原國有重點煤礦9.06億噸,同比增長9.0%;國有地方煤礦2.28億噸,同比增長3.4%;鄉(xiāng)鎮(zhèn)煤礦5.76億噸,同比增長8.7%。
前三季度,全國商品煤銷量為16.89億噸,同比增長9.8%,產銷率98.7%。全國煤炭鐵路運量完成11.5億噸,同比增加1.35億噸,增長13.3%。其中:大秦線運量完成2.23億噸,同比增加3884萬噸,增長21.1%;侯月線完成運量8947萬噸,同比增加1452萬噸,增長16.4%。
截至9月末,全國煤炭社會庫存1.62億噸,比年初上升12.2%,同比上升7.28%。其中,全國煤炭企業(yè)庫存4274萬噸,比年初上升2.9%;直供電網電廠煤炭庫存3073萬噸,比年初上升27.5%;冶金重點鋼廠煤炭庫存336萬噸,比年初上升10.2%;主要煤炭中轉港口庫存1456萬噸,比年初上升40.4%。
(二)煤炭進出口形勢發(fā)生變化
近年來,我國煤炭出口下降,進口增加。據海關總署數據,9月份,國內進口煤炭362萬噸、出口447萬噸,連續(xù)第三個月保持凈出口局面;1~9月進口煤達到3861萬噸,同增47.6%;出口為3801萬噸,同降20.9%。國內煤炭進出口總量開始接近。
進入2007年以來,我國煤炭出口減少,澳大利亞港口擁堵問題加劇,亞太地區(qū)動力煤價格持續(xù)上漲,國際動力煤市場創(chuàng)造了75.85美元/噸的新紀錄。隨著國際煤炭市場交易價格上升,進入7月份以來,我國煤炭出口迅速回升。
(三)煤炭消費量持續(xù)穩(wěn)定增加,增幅趨緩
從電力行業(yè)的情況看,今年1~9月份,全國火力發(fā)電完成1987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844億千瓦時,增長16.7%;全國發(fā)電耗用原煤88354萬噸,同比增加11256萬噸,增長14.6%;供熱耗用原煤9376萬噸,同比增加1490萬噸,增長18.9%。發(fā)電及供熱合計,新增電煤消耗量1.27億噸。
從鋼鐵行業(yè)的情況看,今年1~9月份,全國完成粗鋼產量3.62億噸,同比增加5428萬噸,增長17.6%;完成焦炭產量2.42億噸,同比增加3930萬噸,增長19.4%。以新增焦炭產量為基準,推算鋼鐵行業(yè)新增煉焦精煤消耗量3700萬噸(鋼鐵行業(yè)消耗的焦炭占全部焦炭產量的80%左右)。
從建材行業(yè)的情況看,今年1~9月份,全國完成水泥產量9.84億噸,同比增加12837萬噸,增長15%;以水泥消耗煤炭的單耗水平推算,新增煤炭消費1000萬噸,由于墻體材料、陶瓷等建材行業(yè)的耗煤量呈下降趨勢,在此基礎上反推整個建材行業(yè),推算新增煤炭消費700萬噸。
從化工行業(yè)的情況看,今年1~9月份,全國完成合成氨產量3826萬噸,同比增加190萬噸,增長5.2%;以煤為原料的合成氨產量占其產量的70%左右,根據合成氨消耗煤炭的單耗水平推算,新增煤炭消費300萬噸,在此基礎上反推整個化工行業(yè),推算新增煤炭消費580萬噸。
(四)煤炭價格、企業(yè)收入、煤炭成本和企業(yè)利潤增加,成本增幅大于價格上漲
一是煤炭價格繼續(xù)上漲。今年以來,在原材料價格上漲、政策性增支因素大幅度增加的條件下,國內市場商品煤價格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揚。1~9月,原中央財政煤炭企業(yè)商品煤平均價格322.09元/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6.69元/噸,上升5.5%。其中供發(fā)電用煤平均售價為233.58元/噸,同比增加12.18元/噸,上升6.5%。其中,山西省國有重點煤炭企業(yè)商品煤平均售價329.38元/噸,同比增加20.4元/噸,增長6.6%;內蒙古西部電煤平均售價140元/噸,同比增加10元/噸;蒙東地區(qū)電煤售價120元/噸,同比增加5元/噸。華東地區(qū)煤炭價格上漲幅度相對較大,山東省商品煤平均售價為414.25元/噸,同比增加41.15元/噸,增長11%。
市場交易煤價同比有明顯上漲。上半年國內煤炭市場整體供需平穩(wěn),市場行情隨著旺季淡季的交替出現了正常的波動。動力煤在2~5月期間行情逐步下滑,累計降價幅度在20~30元/噸,優(yōu)質煤的下降幅度小于低質煤。隨著氣溫升高,動力煤價格從5月下旬開始回升,旺季啟動相比上年提前了約一個月。冶金煤受上游成本提高、下游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價格持續(xù)上升。據煤炭運銷協會“中國市場交易煤炭(現貨)報價指數”,截止9月29日,市場交易煤炭平均價格427.5元/噸,同比上漲30.3元/噸、增長7.6%。其中港口煤炭均價441.3元/噸,同比上漲46.4元/噸、增長11.7%。與年初相比,優(yōu)質動力煤價上升20元/噸,中等及劣質動力煤價與年初相比上升10元/噸。
二是煤炭企業(yè)收入繼續(xù)增加。煤炭產量增加、價格上揚拉動了煤炭企業(yè)銷售收入增長。1~8月,全國煤炭工業(yè)大型企業(yè)銷售收入4360.5億元,同比增長30.82%,增幅同比提高6.7個百分點。其中,山西省煤炭工業(yè)大型企業(yè)銷售收入890.77億元,同比增加234.35億元,增長35.7%。神華集團企業(yè)銷售收入實現684.0億元,同比增加149.1億元,增長27.8%。
三是煤炭企業(yè)利潤總額增加,成本費用利潤率同比持平。今年1~8月,全國規(guī)模以上煤炭企業(yè)補貼后實現利潤553.92億元,同比增加161.68億元,增長41.22%。其中,山西省煤炭工業(yè)大型企業(yè)實現利潤34.36億元,同比減少8294元,下降2.36%。神華集團實現利潤210億元,同比增加38.68億元,增長22.5%。今年前8個月,全國規(guī)模以上煤炭企業(yè)成本費用利潤率10.67%,同比提高0.77個百分點。多數地區(qū)和企業(yè)利潤增加仍然依賴于產量增加和價格上漲。
四是煤炭成本增長較快。1~9月份,原中央財政煤炭企業(yè)原選煤單位成本211.52元/噸,同比增加17.08元/噸,增長8.8%。山西省重點煤炭企業(yè)原煤成本為185.45元/噸,同比增加32.8元/噸,增長14.9%,增幅高于價格增幅7.3個百分點。山東省煤礦平均原煤單位成本284.68元/噸,同比增加33.85元/噸,增長13.5%,增幅高于價格增幅2.5個百分點。
(五)國際煤價高位運行
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海運費連續(xù)走高、美元不斷貶值、澳大利亞削減煤炭出口配額以及冬儲煤需求增加等多因素影響,國際煤炭市場供求偏緊的狀況進一步加劇。歐洲地區(qū)和亞太地區(qū)煤炭現貨價格自9月下旬到10下旬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價格漲幅高達12%以上,上漲速度之快在近幾年間極為罕見。在亞太地區(qū),由于中國出口量的大幅下降,澳大利亞港口出口瓶頸的制約,該地區(qū)煤炭供需今年一直處于偏緊狀態(tài)。隨著北半球冬季的日益臨近,冬儲煤逐漸拉開了序幕,各消費國開始增加煤炭進口,從而加劇了該地區(qū)煤炭供應的緊張局勢。
二、全年煤炭經濟運行趨勢分析
影響煤炭市場的因素很多,既有煤炭生產與消費基本層面的問題,也有運輸能力與結構、國際煤炭市場與我國煤炭進出口變化,以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與市場心理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我國煤炭供需形勢的基本走向。在對上述因素進行認真分析后,我們初步判斷:預計到2007年年底,中國國內煤炭供需在總體保持基本平衡態(tài)勢的基礎上,供應趨緊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從煤炭需求看,2007年國內煤炭消費繼續(xù)增加,預計達到26.2億噸,同比增加2.3億噸,增幅9.5%,低于上年2.5個百分點。預計2007年全國火力發(fā)電量仍將保持15%以上的增速,消耗原煤14.8億噸,同比增加1.6億噸,增長12.7%。全年粗鋼產量4.8億噸,同比增長14%。預計鋼鐵行業(yè)消耗原煤4.1億噸,同比增加4400萬噸,增長11.7%。預計2007年全國水泥產量比2006年增長10%左右,達到13.6億噸,建材行業(yè)消耗原煤3.5億噸,同比增加1000萬噸,增長2.7%。預計2007年全國合成氨產量5200萬噸,化工行業(yè)消耗原煤1.3億噸,同比增加970萬噸,增長8.8%。
從煤炭生產看,2006年底在建煤礦3955處,建設總規(guī)模7.05億噸。其中,新建煤礦1262處,建設規(guī)模4.97億噸;改擴建煤礦702處,新增能力1.38億噸;技術改造煤礦654處,新增能力0.16億噸;資源整合煤礦1337處,新增能力0.54億噸。現生產煤礦和在建煤礦總生產能力31.36億噸,考慮煤礦核定生產能力天數與實際生產天數的差異,全國煤礦總生產能力將突破32.6億噸。一些礦井仍有較大的超產沖動和超產空間,煤炭產量快速增加的勢頭較強。預計2007年,我國煤炭行業(yè)約有2億噸的產能釋放,綜合考慮存量資產技改、落后產能淘汰等因素,預計2007年煤炭市場將新增供給2.38億噸。
從煤炭運輸看,隨著大秦鐵路等主要鐵路干線擴能改造,秦皇島港口等煤炭吞吐能力增加,華北主要產煤地區(qū)的煤炭外運量大幅度增加,華東、華南等主要煤炭消費地區(qū)煤炭供應量增加,我國煤炭供應格局正在逐漸改變。預計,今年大秦線、侯月線、神朔黃線三條運煤干線將增加運力8500萬噸,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驊港、天津港等沿海主要港口煤炭轉運能力增加3000多萬噸,華北地區(qū)向華東、華南地區(qū)煤炭調運能力大幅度增強。但是,煤炭生產仍將受到鐵路運力相對不足的瓶頸制約,受國家加大煤礦按核定能力組織生產的監(jiān)管和煤炭企業(yè)基于市場理性而進行的自我調節(jié)影響,在需求增幅相對較低和鐵路運力相對不足的雙重制約下,煤炭生產、供應量的增長,將由需求和運力共同決定,“以運定產、以需定產”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
從政策性因素看,政策性增支因素將大幅提升煤炭生產成本。3月10日,山西省公布了煤炭可持續(xù)發(fā)展基金征收管理辦法,按煤種征收標準暫定為動力煤14元/噸、無煙煤18元/噸、焦煤20元/噸;并按礦井核定產能規(guī)模確定了不同的調節(jié)系數,分別為1、1.5和2。其他基金征收政策細則也將陸續(xù)出臺。并且會在試點一段時間后推到全國。
加上資源補償費、探礦權和采礦權價款、安全費用提取、以及“兩津一貼”等,煤炭生產成本將大幅提高。初步測算,將增加70~80元/噸。1~8月,全國規(guī)模以上煤炭企業(yè)補貼后實現利潤553.92億元,同比增加161.68億元,增長41.22%。其中,山西省煤炭工業(yè)大型企業(yè)實現利潤34.36億元,同比減少8294元,下降2.36%。
從煤炭進出口看,預計2007年煤炭出口仍將保持在5300萬噸左右,5000萬噸至5300萬噸將可能是我國進口煤炭的一個高水平。全年煤炭進出口仍將保持基本平衡的局面。從煤炭進口看,受國家降低并取消煤炭進口關稅以及國內煤炭需求大增的影響,進口煤炭強勁增長。1~9月份,我國從越南煤進口均價36.74美元/噸、印尼煤進口均價50.21美元/噸、澳大利亞煤炭進口均價為85.82美元/噸。出于進口總成本和煤炭品種調劑的考慮,越南、印尼、澳大利亞三國仍是我國主要的煤炭進口國。從煤炭出口看,國際市場煤價高漲將成為我國煤炭穩(wěn)定出口的動力。今年全球經濟繼續(xù)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國際貿易和投資繼續(xù)擴大,預計明年世界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能源需求不會減少。各種因素合力可能將再次推動煤炭價格的上漲。
綜上分析,預計2007年煤炭供需在總體保持基本平衡態(tài)勢的基礎上,供應趨緊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在煤炭成本增支政策的推動和旺盛的市場需求拉動下,煤炭價格將隨市場供需關系變化,呈現小幅波動、繼續(xù)維持高位。隨著國際煤炭貿易活躍,價格上漲,國內煤炭價格也有繼續(xù)上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