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企業進軍海外市場要邁三道坎
2007-12-29 12: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紡織市場整體供大于求和產能過剩,紡織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成為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一個有力的舉措。從尋找新興市場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因為走出去能夠帶動紡織企業擺脫目前微利的困境。面對走出去帶來的利益,企業都看得很清楚,然而一些客觀因素阻礙了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增強實力這道坎
自身是否有實力走出去是紡織企業投資海外不可回避的第一道坎。目前我國企業真正走出去的都是那些有實力、資金雄厚的大型企業,他們到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以及兩種資源,進行跨國經營。這些企業海外投資建廠的過程比較長,一般需要幾年的時間,包括前期的考察、選址、規劃設計以及后期的建廠、員工培訓、投產等。這些環節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然而帶著釋放產能、開拓新市場目的的中小企業本來就面臨著經營的困境,要想走出去,還是要掂量一下自身有沒有這樣的實力。有這方面顧慮的企業不在少數。
沈陽第二針織廠通過改制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家中型的股份制民營企業,企業的經營和贏利都算平穩,因為普通襪子產品的附加值低,國內的市場已經處于微利的境地,企業老總對于走出去這種發展前景很看好,但是卻苦于企業規模小不能進一步到國外施展拳腳。有相同苦惱的還有安徽東泰紡織有限公司,企業對于走向國際市場有著很強的意愿,但是卻不得不考慮巨大的前期投資。雖然國家對于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專項資金進行扶持,但是對于那些有走出去想法的企業來說,增強自身的實力還是目前最迫切的。對此,有的企業提出了通過幾家企業組成集團“抱團”走出去的想法,得到了許多中小企業的認可。但是,無論通過什么方式,要走出去首要邁過的是增強實力這道坎,因為只有實力達到了,才可能適應海外市場利益與風險并存的貿易環境。
規避風險這道坎
“對對方國家政策、環境問題的還不太了解,前期的‘功課’還沒有準備充分是我們遲遲沒有邁出國門的一個原因。”安徽東泰紡織有限公司張總經理說。海外市場的利潤空間比目前國內市場的要大,但同時風險也是呈正比例增加的。抗風險能力考驗企業的海外發展之路。
談到去海外投資建廠,許多企業提到了風險。企業的后顧之憂一方面集中在對國外市場行情和貿易環境的不熟悉,另一方面集中在走出去之后面臨的新問題。有的企業擔心走出去之后不能贏利反而失去國內市場。如何解決利潤風險的問題,直接影響企業走出去的速度。到海外投資建廠需要對當地的各項政策法規、地理環境、風土人情有相當的了解,否則很容易產生各種經濟風險,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順利走出去發展。
人才儲備這道坎
總部在上海的錦利國際有限公司已有多年從事海外投資設廠的經歷,他們在馬達加斯加的服裝廠已有將近10年的歷史。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實力走出去的企業,仍然受到人才問題困擾。負責人力資源的陶進經理告訴筆者,目前公司急需懂外貿和管理并且精通外語的綜合性人才。為此,她專程到北京、上海的高校招聘人才。人才不夠,企業內部就無法正常運轉。雖然大多數企業采用當地的勞動力進行流水作業,但是高級管理人員都是從國內派去的,這些人才還需要在國內進行一段時間的培養,才能符合企業的要求,也就是說,高級人才及其儲備是欲“走出去”的企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筆者發現,目前許多中小企業對國際人才的需求很強烈,但是真正能吸引和留住這些人才的企業很少。如果沒有過硬的人力資源,恐怕企業走出去也只能停留在描繪藍圖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