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湖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2007-12-25 14: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中一個新興的服務部門,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在國際上,物流產業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其發展程度成為衡量一國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湖南物流業正在茁壯成長,而且在一些領域表現出較快的發展勢頭和潛力。本文就湖南省物流業發展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現代物流 現狀 對策  
  現代物流是社會化大生產的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技術,是經濟、社會和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其核心是突出系統整合的理念,對分散的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運用信息技術和供應鏈管理技術進行資源整合和一體化運作,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化服務的目的。物流被視為“第三利潤源泉”,越來越倍受世界各國、各級政府組織重視,物流業發展水平已成為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湖南省物流業穩步發展,呈現較好發展勢頭,但發展中尚存在許多的問題。本文就湖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和建議。
  一、湖南省物流業發展的現狀
  (一)社會物流總費用較快增長,占GDP比率有所下降。據湖南省經委抽樣調查和初步測算,2005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223.51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13.55%。其中,運輸費用、保管費用、管理費用分別為824.65億元、225.13億元、173.73億元,各占67.4%、18.4%、14.2%。2005年物流總費用占全省GDP的比率為18.9%,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長株潭地區2005年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為18.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長株潭地區第三產業所占比重較大。以上情況表明,在湖南省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過程中,物流需求將會保持與GDP同步快速增長的趨勢,而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將使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進一步下降。
  (二)全省貨物運輸量增長明顯,物流需求快速上升。2005年,全省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的貨運發送量達到7.85億噸,比上年增長10.7%。其中:鐵路5217.7萬噸,公路67039萬噸,水運4954萬噸,民航3.3萬噸,管道603.9萬噸;貨物周轉量1661.5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6%;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236萬噸,比上年增長8.4%,集裝箱吞吐量15.4萬標箱,比上年增長29.3%。
  (三)全省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現代物流業發展環境趨好。近年來,湖南省大力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已初步形成較為完備的綜合交通網絡,運輸線路和作業設施有了較大的改善。至2005年底,全省鐵路通車里程近3000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88700公里,水運建成千噸級泊位43個,千噸級航道達到607公里,機場數量增加到5個,管道總長度超過300公里。此外,在共用通信網的規模、技術、服務水平等方面都有長足進展,互聯網在物流業的應用逐步普及,物流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
  (四)專業化物流企業快速成長,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主體進一步壯大。一是傳統運輸、倉儲企業加快改制或改造步伐,積極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化。如長沙聯運物流、長沙商業儲運物流、湖南中郵物流、株洲長株潭國際物流、株洲國儲物流中心等,2005年營業收入均超過5000萬元;二是民營物流企業得到較快發展。如金榮集團、一力物流、京陽物流、實泰物流等民營物流企業2005年營業收入均過億元。湖南省有4家企業進入2005年全國物流企業100強;三是一批省外知名物流企業進入湖南省物流市場。如招商物流、大田國際貨運、宅急送、廣州南方物流等物流企業紛紛進入湖南省,投資發展現代物流;四是功能先進、規模較大的現代化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經出現。其中長沙金霞、一力等物流園區已初具規模,岳陽城陵磯港、株洲石峰等物流園區也正加緊建設,為專業化物流企業的聚集和發展提供了良好平臺。被譽為新型物流業態的全國首家工業品超市的湘潭萬博港企業超市,日前已正式開業,全國醫藥行業規模最大、唯一設有醫藥保稅倉的全洲醫藥食品物流中心近期也即將開業。目前我省物流業已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經營模式和不同經營規模的專業物流企業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2005年,全省已注冊物流企業2185家,完成營業收入7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5%和16%。
  二、湖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湖南省物流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初具規模,但總體上看,物流產業還處于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型的初級階段,發展的總體水平仍然偏低,存在的制約因素較多,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物流行業管理體制不健全,物流管理體制多元,缺乏對物流業的宏觀管理、統籌協調。城市交通、鐵路、民航、商貿、各級政府等各自承擔一部分的物流管理職能,無法統一管理,地方、行業保護現象嚴重。同時,缺乏與物流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難以調動物流企業的積極性。全省物流工作組織協調機構不統一,物流資源比較分散。
  二是物流的供需雙方難以實現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一方面由于湖南省現代物流業剛剛起步,作為供方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小、散、差”問題突出,經營模式、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另一方面作為需方的工商企業受“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經營模式影響,習慣于自辦物流,限制了第三方物流企業做大做強的發展空間。
  三是物流基礎設施配套性差。雖然近年來湖南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但總量仍然不足,且布局不合理,導致配套性、兼容性較差,不能適應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需要。
  四是物流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仍然面臨營業稅應征基數偏高、市場競爭不規范、配送車輛城區通行受限、車輛公路通行收費高造成企業負擔過重以及土地資源緊張且價格偏高等問題,尚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
  三、加快發展湖南省現代物流業的對策建議
  (一)樹立現代物流理念 
  首先樹立科學的物流發展觀。在把握現代物流發展趨勢、充分考慮區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交通信息網絡建設、城市發展規劃和物資流向流量的基礎上,結合湖南省實際,按照“大物流”的思路,制定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在科學分工與定位的前提下,建設一批物流中心與園區,特別是要重點發展長株潭、懷化、衡陽、岳陽等區域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其它市州也要形成有特色的物流園區。要圍繞“三化”進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物流服務需求為依據來構建湖南省社會化、專業化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重點建立農產品綠色通道、能源原材料運輸網絡,以促進湖南省農產品快速低成本流動,保證能源正常供應以及鋼材、礦產品等大宗商品大進大出。當前要特別抓住“泛珠三角”合作的機遇,將湖南省物流產業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圈”。
  (二)打造堅實的物流管理平臺,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政策環境是發展現代物流業的關鍵,也是政府關注的熱點。應根據對湖南省社會經濟、運輸體系、信息建設、管理體制和行業政策的現狀分析,為現代物流業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主要包括積極適當的產業政策、順暢的管理體制、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創新整合的企業發展戰略和科學的物流人才戰略,保障湖南省在中部六省乃至全國成為中國的物流服務高地,以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區域競爭優勢。
  (三)加強物流業的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加快現代物流業網絡體系建設
  鑒于目前物流業多頭管理局面,各級政府要抓緊時間成立現代物流業發展綜合管理部門,統一規劃、協調、管理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有關事宜;進一步發揮物流行業協會作為企業與政府間以及同行業內不同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增強物流協會的行業服務、行業自律以及維護行業合法權益的職能,以保障湖南省物流業快速、健康、有序地發展。根據湖南省“十一五”物流發展建設規劃,重點建設長株潭、衡陽、岳陽、懷化四大物流節點。另外,選擇交通便利、通訊網絡發達、相關公用綜合服務設施比較先進齊全、物流作業集中的地方,重點推進一批物流園區建設。
  (四)整合物流資源,培育物流產業市場主體
  首先,要徹底打破地區封鎖和部門分割,樹立全省一盤棋的觀念,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建設。各市州要根據全省規劃,結合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和區位優勢,發展現代物流,做到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優勢互補。
  其次,要引導制造企業、商貿企業結合自身發展需要,選準切入點,有序推進企業物流管理的建設與企業物流的重組,發展適合自身需求的物流模式。大力支持傳統物流企業利用現有物流資源,集成和延伸物流功能,逐漸發展為提供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物流企業。鼓勵企業之間加強物流合作,逐步建立供應鏈管理的合作伙伴關系。再次,各有關部門要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形成強大的助推合力。省商務廳要與省發改委、省經委、省農辦等部門密切合作,共同擔負起引導和促進全省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重任,統籌規劃,優化結構,研究制定相關鼓勵扶持政策。
  (五)推進物流的標準化建設。
  有關部門要從人力、物力、財力上支持統計部門制定科學的現代物流業統計方案。統計部門要抓緊時間制定物流業指標體系和統計口徑,將物流業作為一個專門的行業進行獨立的統計及分析,及時為社會提供物流信息,為政府物流決策提供依據。技術監督部門加快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建設,積極貫徹國家現有物流標準,鼓勵湖南省物流業研究機構和物流企業參與國家物流標準的制定工作,結合湖南省物流業特點,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開展相關地方標準建設工作。
  (六)建立物流人才培養體系,加大物流人才儲備,提高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
  要針對未來物流業發展趨勢對人才需求,從三方面加強人才培育。一是培養宏觀管理層次人才,如政府機構制定政策、規劃人才,包括教學、科研等方面的人才,以提高政府物流管理水平;二是培養物流企業管理人才,這是提高物流企業管理水平的關鍵;三是提高員工素質。培養方法可以多樣化,可以是高校培養,可以是企業、高校聯合辦學,可以是委托辦學,將高層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制度和多元化的物流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有機結合,形成多層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訓體系。有關高等院校也要適應物流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為物流現代化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七)加強合作,大力推進物流合理化。
  一是加強與國內先進省份和國際物流企業合作,借鑒國內外物流信息系統和物流管理的先進技術、經驗,對國內國際先進物流供應鏈技術加以轉移,提高湖南省物流業的科技含量。二是加強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的合作,物流合理化的中心思想是綜合考慮生產、庫存、運輸、銷售等全過程,以最快的速度對市場的變化做出反應,將物流各個部門、各個階段綜合起來加以推進。
  (八)不斷提高物流服務質量。
  物流企業應強化服務意識,隨時掌握變化著的顧客需求,開展服務為先、增值為本、關系至上的一系列管理創新改進,力求滿足顧客需求使顧客滿意,在為顧客的服務過程中、后都要不斷的總結、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整合企業物流資源,降低物流運作成本,為顧客節省物流費用,在合作中達到雙贏,形成真正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滿足上下游客戶日益增長的各種需求,以謀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1] 王之泰,新編現代物流學[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2] 謝如鶴等,物流系統規劃原理與方法[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4;
  [3] 馮耕中,現代物流規劃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 彭欣,西部地區現代物流體系創新研究[M],2005中國(福州)現代物流國際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福建: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pp381-385;
  [5] 海峰等,區域現狀物流系統的運行機制研究[M],2005中國(福州)現代物流國際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福建: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pp361-366;
  [6] 李云清等,城市現代物流系統建設的相關問題[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0(增刊):56-60。
  
  作者簡介:
  趙少平(1973- ),湖南衡陽人,經濟學碩士,湖南工學院經濟與管理系經濟與貿易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聯系地址:湖南省衡陽市湖南工學院南校區經濟與管理系,郵編:421001,電話:13974777736,郵箱:zsp1974a@sohu.com。
  李長征(1978- ),湖南岳陽人,經濟學碩士,現任教于湖南工學院經濟與管理系,研究方向:金融機構與金融風險管理,聯系地址:湖南省衡陽市湖南工學院南校區經濟與管理系,郵編:421001,電話:13575158649,郵箱:lcz790229@yahoo.com.cn;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