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占領電子商務速遞市場
2007-12-19 13: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電子商務、網上購物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正悄然改變著人們的購物方式。它以足不出戶便可以購得物美、價廉的商品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群體,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和人們的青睞。網上購物,離不開送貨服務,而送貨服務是郵政速遞的主要業務,電子商務作為一項新興產業,為郵政速遞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機。
據有關資料統計,截至2006年年底,我國共有84萬家網站、1.3億網民,電子商務網購年交易額達270億元左右。電子商務的發展為速遞業務提供了新的市場拓展空間,圍繞電子商務形成的物流費用每年高達近10億元。我國電子商務商家一般為個體私人商戶,用郵渠道一般為非郵快遞公司。網上購物的用戶一般為年輕一代的新興購物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這個群體會越來越大,而年輕人又是重要的潛在客戶,因此,隨著業務的不斷增長,其蘊藏的商機令人期待。從目前的業務現狀來看,郵政服務綜合社會認知度還較低。筆者在平時的走訪調查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客戶對郵政的認知程度還停留在郵電未分營的時期,不知道郵政可以上門攬收服務,還存在著郵政服務態度差、郵件寄遞價格高等印象。從電子商務市場來看,非郵公司占主體。非郵快遞公司是較先進入電子商務速遞市場的。他們的主要優勢為上門攬收及時,價格靈活。劣勢也很明顯,一是服務網點不足,全國很多地方郵件到達不了;二是安全沒有保障,善后理賠工作不到位。
目前,郵政開辦電子商務速遞業務出現了“前期開辦被動受理”的現象。有很多郵政單位在開辦此項業務時,一般是在網上開設電子商務速遞業務受理平臺,向電子商務商家推介使用郵政速遞服務。這首先需要客戶“看到”這個信息平臺,然后與其他非郵快遞公司進行對比,最后才會決定是否使用郵政速遞業務。因此,郵政速遞部門很是被動,從相關統計數據來看,業績不是很理想,受理業務量低,成功攬收率低。
筆者認為,郵政首先應善于發現市場。電子商務是一種新的消費觀念和經營模式,如何發現其中蘊藏的商機、郵政速遞如何適當地進行市場切入,可以說沒有一個固定和可以借鑒的商業模式。因此,具有敏銳的商業意識,善于發現新商機、新市場,對于郵政速遞部門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其次,應善于了解市場。發現一個新的商機、新的業務增長點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了解它在本地市場的發展情況,以及商家的具體信息和需求。同時,還要了解競爭對手開展此項業務的相關情況,以及優勢和劣勢,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第三,應善于把握市場。要根據客戶的需求,及時調整自己的服務政策,做到“市場變,政策亦變”,盡量以客戶實際需求出發。從目前已開展此項業務的省(區、市)郵政來看,市場基本上是從非郵快遞公司手中收復的,可見此項業務的市場還是相當大的。堅定信心,把握市場,是我們郵政速遞部門必須做好的。
具體來看,郵政應注重營銷策略,加強宣傳,重點宣傳郵政的新政策、新業務。宣傳郵政速遞網絡寬廣、安全度高的優勢,使郵政服務深入人心。同時,應成立以市場部為主體的營銷專班小組,負責電子商務市場的開發與策劃。通過大量的市場調查和登錄“淘寶”、“當當”等知名網站,調查本地市場網上開店商家的數量,掌握本地網絡商家的姓名、電話、地址等名址信息,了解他們的用郵渠道和用郵需求。郵政在掌握非郵快遞公司的相關商業信息后,可有針對性地制定營銷方案,開展拓展市場的計劃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應調整資費政策,主動上門、及時攬收、跟蹤服務,提供全新的優質服務,搶占這部分速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