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川:通則不痛
2007-12-16 6: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沿小紀鎮向北,我們便到了這次走進里下河腹地的第二站——樊川鎮。
樊川鎮是個千年古鎮,源于隋,名于唐,盛于清。然而受水運影響的樊川,也曾留下落寞的背影。今天,在鎮政府的政務公開欄里,該鎮近年主要經濟指標畫出了一條漂亮的上揚線,這,為我們探訪這個千年古鎮新變化提供了足夠的證據。
【成功經驗】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欠發達地區跨越發展的“跳板”
“小小樊汊賽揚州”,說的是過去的樊川是相當繁華發達的。鎮里的同志告訴記者,樊川鎮境內水道縱橫,老三陽河、斜豐港、鹽邵河在此交匯,形成天然“川”字。由于水路交通發達,集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財流、信息流,樊川成為里下河地區的商貿集散地、運輸樞紐,出現了“商號如林,商販如星,人潮如流,船只如梳”的繁華景象,當時過往客商皆云:“樊汊雖小,熱鬧不亞揚州。”
“但那只是過去時了。”每每回想起過去,樊川人在感到榮光的同時,更多了一些失落。的確,因為交通格局的變化,與其他里下河地區鄉鎮一樣,以水運為主的樊川發展進入了一個緩慢期,特別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到前幾年,在這一段時期,樊川發展陷入困境,鄉鎮企業一個接一個倒閉,各種社會矛盾層出不窮,人心浮動。當時,有一句話是樊川人的寫照:“小紀的腿,樊川的嘴。”大意是說那時的樊川人做的少、說的多,都想做“裁判員”,而不愿做“運動員”。在這樣的氛圍下,樊川的發展可想而知。
但是,并不甘心被邊緣化的樊川人開始尋求新的發展路徑。他們明白,一個地區的發展狀態,最關鍵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思想解放了,觀念新了,就能克難求進,樊川振興就指日可待。于是,近年來,“大干三五年,躋身全市前四強,邁入揚州第一方陣”、“不等不靠抓發展,緊追快趕爭一流”、“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古鎮新輝煌”等,隨著一個個振奮人心的口號的喊出,一場思想大解放的行動也全面深入地展開,一場全面振興樊川的戰役全面打響……
要致富,先修路。當樊川鎮前兩年提出修樊富路等幾條路時,響應者寥寥,沿線不少人只顧打“小算盤”、算小賬,以致工程一拖再拖。“后來,人人都變了樣似的,出力的出力,出錢的出錢,使工程順利實施。”鎮里的同志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這些道路網,將構成樊川騰飛的跑道。
“小小樊汊賽揚州”,樊川人說,現在這句話是樊川人鞭策自己、激勵自己的“座右銘”。
【記者探訪】
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以開放的視野發展產業
在樊川鎮工業集中區走一走、看一看,一條條寬敞的道路、一排排整齊的廠房升騰出勃勃生機,洪泉實業、東南機電、汽車附件、蘇中鋅業、興發鋅業、印染機械等,一個個現代化的企業,組成了樊川的經濟版圖,不禁讓人驚嘆——幾年前的樊川可不是這樣呀!
“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我們樊川要闖出一條快速發展之路。”在與該鎮干部接觸過程中,他們無一例外地表達了這樣的意愿和決心。
汽配產業是樊川鎮特色和優勢產業,是有名的“汽配之鄉”,生產的汽配產品達20多個品種,100多個系列,有產業工人3000多人。該鎮一直想把這個產業做大,但由于過去交通不便以及局限于本地企業自我積累式發展,汽配產業發展速度一直不快。隨著安大公路建成,樊川人也清醒地意識到,必須以更加開放的視野,通過吸納式發展才能做大自己的優勢產業。于是,他們先后與廈門金龍、南京躍進、安徽江淮、北汽福田、上海紐荷蘭、桂林大宇等集團頻繁接觸,洽談合作意向。目前,通過產業鏈招商、放大“鳳還巢”效應等途徑,先后引進了洪泉實業、東南機電、汽車附件等一批龍頭型企業,拉長增粗了產業鏈,今年僅汽配產業可實現產值20億元。
為了構筑起“機場”和“跑道”,樊川以大手筆沿安大路規劃建設了園區,并大打特色品牌,圍繞汽配、精密件制造、印染機械、絎縫工藝、塑料制造、柳器編織、布輪加工等產業,有的放矢地開展招商引資,填平補齊、拉長增粗、做大產業。去年,全鎮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21個,今年到11月底,就已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2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個。這些“新丁”的加盟,進一步加快了全鎮工業經濟的發展,預計今年全年可實現產值55億元、銷售50.2億元。
【樊川感悟】
道路通了不是“一通百通”,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
“安大公路的建成通車,的確給我們鎮帶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但是這不可能一通百通,解決所有的發展問題。”面對這幾年快速發展的喜人形勢,鎮黨委書記張小輝保持著一種冷靜與警醒。他認為,包括樊川在內的里下河地區千萬不能把發展的“寶”僅僅押在安大公路上,要重振輝煌,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
張小輝告訴記者,去年底,樊川立足長遠、超前謀劃,在安大公路旁邊規劃了占地7.7平方公里的科技產業園,重點發展汽配、電子等產業,上個月,與摩托羅拉、奔馳、寶馬等世界品牌配套的精密鑄造件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同時,以此為平臺,樊川正加快推動洪泉實業、東南機電等一批龍頭企業優化升級,并培育出一大批規模企業,今年全年力爭新發展規模以上企業10家,總數達45家以上;培育泰騰光能、江蘇華冶等一批新興億元企業,力爭到“十一五”期末培植10億元企業1家,5億元企業3家,億元企業20家,工業產值超百億元。
進一步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是樊川人的又一個新選擇。樊川規劃建設了總面積10000畝的高效農業示范園,著重抓好獼猴桃、大棚蔬菜、葡萄種植項目的招商引資,目前,園區開發面積已近4000畝,其中獼猴桃將建成江蘇省最大的獼猴桃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