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內鬼作祟 快遞物資頻繁被盜

2007-12-14 18: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年以來,上海一家大型快運公司發往外地的運輸物資頻頻被盜,造成貨主和企業蒙受巨大經濟損失。鐵路警方根據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蛛絲馬跡,跟蹤追擊,日前成功破獲這起系列盜竊案件,元兇竟是快遞公司的“內鬼”,繳獲贓物價值7萬余元。昨天,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承運物資頻被“掏心”
  
  今年11月初,上海鐵路警方獲悉,該快運公司承運發往溫州、青島方向的物資經常有短少情況,品種涉及高檔服裝、電子產品等,作案手法均為使用利器割破托運物資的外包裝后“掏心”,貨主損失巨大。
  
  鐵路警方立即開展調查,通過調閱近百份原始運輸單據,并對快運公司承運物資的接收、入庫、裝車、交付等作業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后,警方認為該公司從前臺到倉庫制度嚴密,并有專人負責和監控設備,盜賊較難下手。警方初步判斷失竊物資在室外庫臺臨時停放期間被盜的可能性較大。此外,偵查員還發現,被盜物資中的部分手機曾在上海地區使用過,盜賊的活動軌跡應在上海。
  千里追蹤鎖定嫌犯
  
  
  由于被害人分散在全國各地,給取證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專案組北上山東,南下浙江、福建,行程數千公里,走訪了20余家貨主單位,了解物資被盜經過,而案情也有了重大突破,專案組發現,物資被盜的車次及時間相對固定。經查,每次在這個時段工作的均是該公司第二作業小組。專案組隨即對第二作業小組人員的基本情況及社會關系進行排查,另一方面對被盜物資的銷贓情況進行調查,鎖定嫌疑人。
  
  同時,便衣民警在嫌疑人可能實施作案的時間和部位,晝夜伏擊守候。不久,該快運公司雇用的臨時工李某進入了警方視野。經進一步偵查,警方發現李某曾使用過被盜的手機,認定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1月16日晚,偵查員在快運公司將李某抓獲,并從他的暫住處搜查獲取NEC、大顯、諾基亞牌等品牌手機7部、皮夾克16件、毛皮大衣4件和羊毛衫等衣物13件。
  
  面對大量鐵證,李某到案后如實交代了作案事實。現年34歲的李某,系四川來滬打工人員,去年應聘到該快運公司任搬運工。而一心想發橫財的他,逐漸對承運物資發生“興趣”。李某暗中觀察了公司作業流程和貨物堆碼情況,精心計算“最佳”作案時間和地點,并購買作案工具。
  
  李某交代,今年以來他利用工作之便趁承運物資裝車前,在庫臺上用水果刀割破行李外包裝實施盜竊,或在貨運倉庫內趁人不備進行作案,然后裝入垃圾袋藏在更衣箱內,下班時再帶出去。為便于轉移贓物和銷贓獲利,李某主要對體積小、價值大的物品進行下手。至案發前,李某先后盜竊作案12起,并將部分盜竊的手機賣給了“不夜城”手機市場的包某。11月17日,專案組將收贓嫌疑人包某抓獲。目前,李某和包某均被刑事拘留。
  【記者調查】不少市民只敢快遞“小東西”
  事實上,由快遞服務引發的消費糾紛屢有發生。不久前,肖女士訂購了一件價值10000多元的大衣,被一家快遞公司托運在過程中弄丟了。但是因為托運未辦保價,萬元大衣只賠千元。
  
  還有一位宋先生從金華通過快遞公司寄來的價值2000元左右的電腦主機,被某快遞公司“偷天換日”,主機里面的零件被拆了個精光,機箱只剩下了一個空殼。甚至還有一位男子赴澳洲結婚前,公證書被寄丟,快遞只賠百元。
  
  但是,大部分快遞物資丟失之后,受害者經常找不到辦法解決。受害者肖女士告訴記者,快遞公司涉及的環節比較多,從發貨方開始,到當地的負責公司,到當地送貨員,到中間的物流,到收貨方的負責公司,再到收貨方的送貨員。中間經手的部門都是各自相對獨立的,問題可能出在任何一個環節,要查起來十分復雜。所以一旦出現問題,他們就很自然地各個部門相互推諉,弄得你暈頭轉向,最后不了了之。
  
  記者在調查中獲悉,不少市民都不太信任快遞公司。市民王小姐告訴記者,快遞服務確實是快捷便利,但是她只敢快遞些“小東西”,貴重物品她從來不敢快遞。
  【友情提醒】如有貴重物品最好能保價
  據工商執法人員介紹,顧客與公司雙方在簽訂保單之后,就已經形成了一份運輸合同,快遞公司有義務將顧客委托的貨物安全、完整地送到指定地點。
  
  他建議,顧客在簽訂快遞保單的時候一定要盡量寫清楚物品的具體型號和規格,尤其是一些貴重或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最好能夠保價,如實填寫委托快遞公司托運物品的品名、價值、保價金額,填寫后本人要簽名認可,并由快遞公司核對確認。否則,事后賠償時會比較吃虧。
  
  與此同時,他特別提醒消費者,一旦碰到快遞的物品損壞或者丟失,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應當拿起法律武器,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