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小議民營物流發展提速

2007-1-18 11: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2006年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中不難看出,民營物流企業無論從數量、市場占有率和營業額的絕對值上,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但現實仍不容回避,很多民營企業業務范圍太小太松散,股權單一及個人一股獨大的現象比比皆是。筆者認為,民營物流企業應依靠自身的優勢,自發進行資源整合,進行有效的結構重組,在短時間內形成一種合力和核心競爭力。

  加快資源整合步伐

  由廣州市海元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君創立的“海元模式”受到業界關注——由31家優秀的專線運輸公司,經過資產重組,資源共享,建立了海元物流國內配送網絡體系,研發了海元物流信息系統,推出了京廣物流帶、廣滬物流帶、廣渝物流帶。重組后的海元物流接單能力提高了近十倍,形成了較為突出的品牌效應。業界專家認為,海元模式是民營運輸企業向物流業過渡創造的一種新模式,也為中小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參考。

  另一民營業界并購事件來自于我國最大的民營航運企業——山東海豐國際航運集團有限公司。不久前,該企業宣布并購北京新時代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并將自己的物流板塊與之整合,成立海豐物流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第四大航運企業,海豐集團擁有海豐物流、海豐航運和海豐投資三大業務體系。而新時代國際運輸公司目前是內地出口額位居前列的航空貨代企業。海豐和新時代的結合,必將會達到“優生優育”的目標,經過有效的重組、并購,各自依靠自身的各種優勢,再用整合后的優勢集中進行提高,形成規模化和信息網絡化,從而使民營物流領域實現質的突破,形成一個高層次的、完善的物流網絡體系。

  戰略規劃日益清晰

  現在的民營物流企業基本上是順著市場在發展,但大部份民營企業還缺少戰略定位和戰略規劃,不同程度存在盲目性經營。據相關資料統計,2006年以來,國內已經注冊物流公司有70多萬家,有80%左右中小民營物流企業沒有制定完整的戰略規劃,而有一部分雖制定完整戰略規劃,但有相當部分企業執行起來并不順利。筆者認為,以下的幾個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模式可為之借鑒。

  談到宅急送在這方面的發展情況,公司總裁陳平向說,2004年,當外資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時,公司決策層成員感覺到,應該把業務網絡建設起來,這樣才能與一些國有以及外資企業相競爭。公司發展到2006年的時候,在企業營銷網絡和服務方面都搞上去的基礎上,又把戰略定位調整為“員工年”。公司將員工的福利待遇普遍提高,使公司業務的整個服務質量都發生了變化。因此,他認為民營物流企業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之后才有資格像國企、外企一樣講服務、講發展。

  寶供物流企業集團的發展戰略可以概括為儲運-物流-供應鏈的三變。這種模式的要點在于不斷發現市場需求,適應市場變化,不斷修正戰略目標和市場定位,不斷改進服務水平,形成競爭優勢,達到顧客滿意,以獲取高額回報。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寶供提出了要向供應鏈方向轉型。集團領導劉武表示,為了確保轉型,寶供目前主要采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對運作資源進行整合,寶供正投入巨額資金在廣州、上海蘇州合肥等地建設大型的物流基地;二是加強信息技術,目前寶供正在開發倉庫管理系統,并將在今年實施ERP系統;三是提高人員素質,邀請專家加盟,充實物流規劃方面的人員,并實施其用于加深員工對供應鏈認識的人員培訓計劃——北極星計劃。在外部,寶供也在力圖為這種轉型創造條件,一方面,寶供將由其主辦的第六屆物流技術與管理研討會的主題定為“供應鏈變革——問題與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寶供還與IBM聯系合作,以期利用IBM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共同切入供應鏈服務這一市場。

  遠成集團實施發展戰略采用了“內-外-內”的咨詢流程方法和世紀華夏特有的“新羅盤”戰略研究模式,經過了充分的市場調研,針對公司內外部經營環境的實際,遠成集團設計了一套業務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從而實現業務從鐵路行包轉向第三方物流和物流房地產業務的戰略轉移。

  鑄造物流企業之魂

  “中國物流示范基地”之一的山東蓋家溝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物流業為核心,涉足物流、房地產、商貿流通等領域的綜合性民營企業。2006年以來已建成了較為完善的儲運、流通和綜合服務三大功能園區。公司具有區位交通優勢、產業優勢、管理優勢、客戶優勢和品牌優勢,有龐大的客戶群和潛在客戶資源,成為蓋家溝物流園區建設發展的堅實基礎和有力保障。公司近兩年投資1000萬元用于信息化建設,相繼啟動了信息中心、智能停車場和監控中心,并建成了配送管理系統和倉儲管理系統,實現了運輸、配送、入庫、出庫和倉儲的信息化管理。

  浙江傳化物流基地有限公司是以綜合物流服務為特點的民營企業。公司實現了業務管理信息化、網絡化,自主開發了物流信息平臺,有服務器、交換機、監控設備、物流交易大屏幕顯示屏、停車場智能IC卡等設施,是浙江省最大的物流信息化交易服務平臺,并榮獲國家電子商務專項項目。該公司充分發揮對各類資源的聚集整合能力,使“物流服務資源”、“物流設備和設施資源”、“物流客戶資源”和“管理服務資源”具有相當程度的集聚和協調運作水平,推進了各種資源間的整合與互補,已形成物流平臺6+1基本模式(信息交易中心、零擔快運中心、倉儲配送中心或分撥中心、展示展銷中心、物流商務中心、聯運中心+配套服務功能)的物流園區服務功能。

  被評選為“中國物流實驗基地”之一的惠州市金澤國際物流園區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物流配送、倉儲、信息服務、物業管理、商務服務和園區開發建設于一體的民營企業。公司投資建設物流信息中心,聘請日本富士通公司開發了先進的物流協同管理系統,包括ERP、TMS、WMS和配載測算等模塊。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認為,信息化之于現代物流業,可以說是行業的靈魂。沒有信息化工作的前瞻性,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必然是海市蜃樓。此言可謂一語中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