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筑起水上運輸安全屏障
2007-11-7 15: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28日,在2007中國陶都(宜興)金秋經貿洽談會開幕式上,“國家二類口岸宜興港”正式揭牌。從此,宜興產品在本地口岸報關后,可通過水路直接運往世界各地,這是我市水上運輸業發展譜寫的又一新篇章。同時,它還說明我市的航道基礎設施配套了,通達能力提高了,特別是水上運輸的安全更有保障了。
的確,這幾年我市在又好又快科學發展中,不僅加大投入打造了蕪申運河宜興段、錫溧漕河等一條條“水上高速”,而且還花大力氣加強水上運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使水上的搜救功能、運輸安全體系不斷完善,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水運“黃金水道”的安全保障功能得到進一步顯現。
水上搜救快速靈活
自進入秋季臺風多發期后,我市水上110接處警中心和太湖搜救中心顯得格外鬧猛,接警的電話晝夜有專人守候、水上搜救的海事人員24小時待命;電子顯示屏上不停地顯示當天的氣候、風向、風力情況;新添置的太湖搜救大艇整裝待發,隨時做好水上搜救的準備,全力保障水上運輸的安全。
我市地處江南水網,浩瀚的太湖、美麗的團氿、寬闊的東西氿以及蕪申運河、錫溧漕河、錫宜線、錫 線、鐘張運河等,編織了76條縱橫交錯的水上交通網,每年有5000多萬噸的貨物通過水路運往全國各地,水運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最大的交通大動脈。然而,四通八達的水上運輸資源,也給水上的運輸安全增加了難度、帶來了壓力。改善水上搜救條件,完善水上救助機制,把水上運輸的人員傷亡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成為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和海事職能部門的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經過連續幾年的努力,目前,我市已建立12395水上搜救和110聯動機制,做到接報及時,信息暢通,使水上救助的社會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在今年“韋帕”及前幾年的“蒲公英”、“麥莎”、“卡努”、“碧利斯”等一次次強臺風過境中,由于快速的搜救,先后為38名落水及被困船員挽回了生命,有力地把水上自然災害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為進一步完善水上搜救功能,今年,市海事部門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又投資400多萬元改善太湖搜救中心的硬件設施,其中投資270萬元添置的640馬力水上搜救艇,時速達到35公里,并備有導航儀、測深儀、衛星定位和消防設施,能在10級風浪的惡劣條件下執行水上搜救任務,在接警1小時內趕到所轄的每個太湖搜救點,在已經執行的近10次太湖搜救任務中,先后挽回了8名落湖船員的寶貴生命。特別是在今年迎戰“韋帕”臺風中,這艘大型搜救艇在太湖7級風浪條件下,來回距離170多公里,及時搶救了兩位沉船船民,創造了在惡劣氣候條件下完成太湖搜救任務的新業績。
護航機制保通航
近年,隨著我市航道的改善、通航能力的提高,進入航道的船舶已從原來的近100噸位級上升到幾百噸位級。運輸的船舶增加了,單體船舶的噸位提高了,航道安全運輸的難度也開始明顯上升了。為此,市政府明確由海事部門建立護航機制,組織護航專業隊伍,對重點企業、重點船舶進行護航服務。今年高溫季節,正是蕪申運河農村段徐舍新橋和胡家圩橋梁施工的關鍵時刻,因重點工程施工,需要經常對航道進行短期斷航,而每斷航一個小時,兩邊擁堵的船只就有幾百艘,需要進行幾個小時的疏通。為保暢通、保安全,幾十位護航人員連續20多天從早上7點工作到深夜。他們一個個站在發燙的船板上,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負責現場一線指揮的徐舍海事所所長劉友松當時正患著腳底干裂疼痛的毛病,醫生叫他臥床休息,但為確保河道的安全暢通,他強忍著雙腳的疼痛,奔波在現場一線,腳痛了吃上幾片隨身帶的止痛藥,實在站不住了就坐在船板上指揮。正是護航人員的艱辛努力,在今年全市一個個水上重點工程的建設中,沒有發生一起重大航道運輸安全事故。水上集裝箱外貿運輸干線開通后,護航機制迅速反應,及時采取引航、護航等有效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外貿產品的順利通航。
船舶排放有控制
航道好了,過境的船舶增加了,船舶的機械排放和船員的生活垃圾排放也隨之上升,如果這些污染物直接向水中排放,不僅影響水體環境,而且還會對船舶的運輸安全帶來隱患。對此,今年以來我市嚴格按照《江蘇省交通廳關于防治太湖藍藻和進一步加強船舶污染治理的措施》精神,專門組織水上執法人員加大對未安裝船舶油水分離裝置的運輸船舶進行逐一檢查,嚴禁船舶直接向河道排放污染物,并對裝卸危險貨物的重點船舶實行重點監管,對裝卸危險貨物的碼頭進行重點管理。為切實加強對污油、廢油、生活垃圾的回收,海事部門還專門在各海事所設立了防污排污專項服務,在船舶進港報港時免費發放生活垃圾袋,出港簽證時回收垃圾。并在水上加油站免費回收污油、廢油,專門在城區水域設置了回收廢油的流動船,免費給認真執行廢油回收制度的船戶發放肥皂或洗衣粉。同時交通、環保、城建等部門緊密合作,在航道沿線設置9艘加油船,在港口沿線設置船舶停靠碼頭,在港口碼頭建造垃圾回收站,及時做好船舶固體廢棄物和生活垃圾的集中上岸處理,有效地保護了水環境,提高了航道的通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