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拉開序幕
2007-11-5 13: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穿梭;列車在鐵路上疾馳;輪船在長江和京杭運河上乘風破浪;飛機騰空而起,飛往各大城市;石油、天然氣經過地下管道抵達每個用戶……”這絕非電腦模擬的畫面,而是揚州正在規劃的交通美好愿景。記者昨從交通部門獲悉,揚州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拉開序幕,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啟動綜合交通規劃研究,工作大綱10月已經形成并經專家評審會論證。
正在研究的綜合交通規劃將拉開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間新一輪交通的大發展,今后一段時期,揚州交通將以建設高速公路聯網工程、鐵路航空建設工程、港航物流擴容工程和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富民工程“四大工程”為重點和突破口。
公路 形成“一環七射”
我市在縣縣通高速、環城通高速的基礎上,瞄準中心城市“一環七射”目標,“一環”:環城高速,“七射”:包括寧通高速寧揚段、京滬高速公路、寧通公路江廣段、江海高速公路、揚天高速公路、潤揚大橋北連接線、京滬高速公路南延段。
通過擴容改造寧通高速、京滬高速,進一步提高國道主干線通過能力和服務水平;新建揚(州)天(長)高速、江(都)海(安)揚州段高速,溝通連寧淮、京滬、寧靖鹽、連鹽通四大縱向高速公路,進一步提高揚州承南啟北、呼應東西的輻射、傳導功能。同時南延京滬高速、建設揚鎮第二過江通道五峰山大橋,構建高速公路交通雙“十”字骨架,進一步增強揚州的交通門戶和樞紐功能。
全面實施新一輪國省干線公路升級改造,形成“五縱四橫”國省干線主骨架,構建市域環干線公路、環主城區快速干線公路。全市境內所有的國省干線公路達一級以上標準;構建沿江公路、安大公路“一橫一縱”次骨架層,推進沿江、沿河的聯動開發;強化農村公路建設,縣-鄉公路達二級以上標準,鄉-鄉公路達三級以上標準,鄉-村公路達四級以上標準。
鐵路 “一”字變“十”字
目前貫穿揚州東西的寧啟鐵路東接新長線,西連京滬線、寧西線,成為了我國以長三角為橋頭堡的“新隴海線”。但鐵路線路單一、連接站點較少,未能充分發揮鐵路高效運輸的功能,揚州提出積極謀劃南北走向的鐵路。規劃建設淮(安)揚(州)鎮(江)鐵路,并結合京滬高速南延工程、長三角城際輕軌建設,力爭將五峰山大橋建成公鐵兩用大橋,打造鐵路“十”字形骨架,實現江南、江北高速公路網、鐵路網、輕軌網三大交通網絡在揚州交會,將揚州建成江北鐵路樞紐中心。
港口 建設億噸大港
京杭運河、長江兩條黃金水道縱橫全境,規劃形成“四橫四縱”干線航道網,進一步完善江海河直達、公鐵水聯運的綜合運輸體系。
加快港口主樞紐建設。以國家一類開放港口揚州港六圩港區為龍頭,江都港區、儀征港區為兩翼,建設“一港三區”長江港口群,再建8-12座萬噸級以上泊位,同時加快內河港口建設,將揚州全社會港口通過能力提高到1億噸,集裝箱突破100萬TEU。
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南依揚州港,建成長江港口物流園區;北靠寧啟鐵路,建成鐵公水聯運中心,依托鐵路、高速公路、長江和京杭運河的延伸連接,揚州港的經濟腹地將擴展至山東等長江以北一線,揚州將成為地區性重要港口城市和物流樞紐城市,承接、傳遞長三角經濟輻射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機場 規劃樞紐港
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里的支持,在高速公路、鐵路、干線公路和港口的配合下,建成江北地區的重要航空樞紐港。
在江都市境內建設4C級(預留4D級)蘇中商務機場,直接服務于揚州、鎮江、泰州三市,建設文昌路西延連接六合軍用機場,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客運 一站四點
主城區客運站以“一站四點”總體布局,完成客運東站、客運北站建設,強化車站功能、作用,促進揚州往東的輻射吸引。貨運站,在市域范圍內形成沿長江、鐵路、高速公路、運河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貨運站構成的貨運體系。
半小時 寧鎮揚都市圈
通過城際軌道的建設,打造“半小時寧鎮揚都市圈”,進一步增強揚州的區位優勢。
南京、鎮江、揚州三市之間將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任兩市之間30分鐘能夠到達。三市之間的高速公路網密度將加大,開工建設江都至六合高速公路、浦口至儀征高速公路、南京至上海第二通道、南京至鎮江高速公路等,屆時的寧鎮揚之間均有短直高速公路直通,區域中心城市與相鄰縣市也都有高速公路連通。
建設揚州至海安高速公路、揚州至天長高速公路等,進一步緊密寧鎮揚板塊與蘇錫常板塊的對接關系,增強寧鎮揚板塊向周邊地區輻射的能力。
公路、鐵路、航空有望聯網售票,實現火車公交化運行;三市間內收費站外移,區域交通實行管理一體化,實現都市圈客運公交化,三市通用IC卡。
眺望遠景,五峰山過江通道、京杭大運河航道網地位的提升、淮揚鎮鐵路跨江銜接寧啟與滬寧,揚州將成為由鐵路、公路、水路各方式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的復合交通走廊十字交會點,構建各方式綜合運輸體系的優勢得天獨厚,承接蘇南,輻射蘇北的交通樞紐優勢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