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區域通關改革 構建責任型海關
2007-11-30 16: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江門海關關員深入企業了解情況。黃志剛 攝
【編者按】
有著百年歷史的江門海關,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肩負的歷史使命,一直處于五邑對外交流的最前沿,見證了僑鄉大地的滄桑巨變。如今的江門五邑,已逐漸成為粵西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之一,隨著珠三角制造業中心的不斷西移,江門口岸的物流、人流不斷快速增長。江門海關順應貿易便利化的要求,近年來先后實施了一系列提高海關監管水平和通關效率的通關制度改革,不斷強化服務措施,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報近期陸續推出江門海關多措并舉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2005年10月,海關總署在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重點城市試行“3+1”模式的區域通關改革,全力支持區域經濟發展。江門海關作為首批試點的11個海關之一,按照海關總署的統一部署,以推廣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為重點,配合推進“規范和簡化轉關監管”模式,認真做好“粵港澳跨境快速通關”試點的前期準備工作,積極開展區域審單中心的調研論證,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屬地申報、口岸驗放”讓通關變快捷
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美國愛默生公司在江門投資的企業在使用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后認為,新的通關模式幫助企業大大節省了通關成本,貨物從江門申報到廣州白云機場驗放,整個通關時間由原來的數小時減少到現在的不到10分鐘,保證了貨物及時交付,也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愛默生公司采用的這種“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正是江門海關落實區域海關改革的重點,可以為企業簡化轉關手續,優化通關作業程序,減少了作業環節,為守法企業通關便利提供自主選擇。鶴山海關區焯文關長向記者介紹到,該關于今年6月27日正式啟動了“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也在該關區開通了該通關模式,其他有興趣的企業也積極與鶴山海關聯系,準備進行相關嘗試。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陳萬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此前該公司從深圳出口一票業務,需在屬地海關申報查驗后方能啟運到口岸海關,口岸海關還需經過申報程序,手續較繁瑣,費時在7個小時左右,實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之后,在屬地海關申報的同時,貨物即可啟運前往口岸海關,同樣的一筆業務通關時間可縮短在4小時以內。陳萬初介紹到,該公司已完成“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業務681票,累計出口達3000個標準柜,出口額達3000萬美元,節約成本20多萬元,縮短了公司的物流調控時間。區焯文還對記者表示,企業還可對海關提請“預約監管”,不受節假日的限制,隨時辦理報關業務。
據了解,目前江門關區核準按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通關的企業有16家,結對海關有白云機場海關、蛇口海關和大鵬海關等3個海關。截止到今年10月,江門海關關區已完成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業務685票,貨運量17134噸,貨值3620萬美元。
“水運轉關”為物流業發展
帶來新契機
“以前我們公司生產紙巾的進口原材料木漿,一直都是從歐美通過遠洋班輪運輸至國內其它一類口岸的,由于昂貴的陸路運輸費用,使我們難以選擇在注冊地海關辦理報關納稅手續,自從試行了“水轉水”業務后,貨物可直接運抵新會港,每噸可便宜5-10美元,運費可節約70-80元人民幣,還解決了因異地報關而出現的人手短缺問題,今年以來已有4000噸貨物由黃埔口岸進口改為由蛇口中轉到新會。”廣東省江門市新會維達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健欣喜地向記者介紹。
張健口中所說的“水轉水”業務是江門海關于今年4月份開始大力推行的一項區域通關業務改革。江門海關通過加強與深圳海關的合作,在江門、陽江兩市各港口全面啟動進出口貨物水運轉關通關模式。從兩地申報進口貨物可以在深圳海關直接辦理水路轉關至江門關區各口岸;同時,出口貨物可以提前在江門關區任一口岸海關報關,由小型船舶水路運輸出口轉關至深圳海關,再轉裝國際船舶出口,企業因此節省了通關成本和時間。這一新的通關模式是江門海關結合地方區域特點而開展的一項改革。
據了解,江門關區開展“水運轉關”業務的現場有外海、高沙、陽江、新會、臺山、開平等6個口岸,參與企業達431家,貿易方式為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據統計,今年1-10月,江門關區共辦理進出口水運轉關業務14651票,較去年同期增長20%,貨運量33.3萬噸,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5%,貨柜53441標箱,較去年同期增長25%。
有專家指出,江門海關實行這些新的通關模式增強了地方物流的輻射能力。“水運轉關”模式下,進口貨物進入廣東境內港口后,可直接通過內河水路運輸至江門口岸,打通了國際運輸在廣東地區的水路運輸通道,便利物流以水運方式向粵西地區輻射,使江門成為連接進出境口岸,輻射粵中、粵西的區域物流中心,促進珠江水系航運提速和水運物流業的發展,帶動江門周邊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