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物流呼喚與長江流域融合
2007-11-30 16: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10月底在江西九江舉辦的長江流域商務協作第四屆年會暨商務流通發展高層論壇上,與會專家提出的“以長江流域為紐帶,整合長江流域城市資源,構筑區域商貿一體化,加速形成產業帶和都市圈,共創發展大業”的觀點,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自古以來長江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溝通中國內地與沿海地區的橋梁。長江流域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經濟互補空間巨大,區位優勢和港口優勢顯著,
交通運輸發達,資源條件豐富。據資料顯示,長江流域城市群綜合經濟優勢強勁,擁有全國1/5的土地、1/3的人口、創造全國近一半的國內生產總值。
九江素有“吳頭楚尾”之稱,自古以來就是九省通衢、商賈云集的通都大邑。在全國經濟發展格局中,九江是東部沿海開發向中西部推進的過渡地帶,是京九、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的交叉點。從長江流域看,九江是寧、漢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是長江段贛、鄂、湘、皖4省的結合部,擁有廣闊的經濟腹地,是江西惟一通江達海的外貿港口城市,是聯結江西省與長江開發帶和沿海開放帶的“北大門”。
綜觀全國及長江流域商貿發展現狀,構筑區域商貿一體有其戰略必要性。最顯著的結果是經濟一體化促進統一市場,發展協調化加速形成產業帶和都市圈,合作多元化可以積極應對經濟競爭。如上海、南通、蘇州、無錫、南京、鎮江等長三角城市群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明顯成效,這其中,盡管上海、蘇州、南通在地理上呈鼎足之勢,但在發展上日趨深度融合,日益成為大長三角中的“金三角”,成為長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圈。
九江作為長江中心城市的節點城市,其戰略要沖地位在中游地區完全可以起到承東聯西的節點功效,和長江流域經濟深度融合,構筑區域一體化城市合作經濟圈,從而促進九江的經濟發展。
九江市商管辦透露,目前,九江商貿流通日益繁榮,商業業態不斷創新,流通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商品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物流業乘勢而上,目前全市有倉儲、運輸、綜合服務等各類物流企業241家,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物流企業,如廈門中通遠洋物流、上海佳吉快運、武漢中遠國際貨運、長江國際貨運、中國外運、中海集運等紛紛入駐九江。九江物流業的龍頭——九江港更是飛速發展,年集裝箱吞吐能力從原來的5萬標箱提升至現在的10萬標箱。眼下,九江正密切與長江流域城市開展多種形式、全方位的商務協作,共同推進長江流域城市間現代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九江的發展戰略與長江流域商務協作精神無形中實現了有效對接。前不久召開的九江市第九次黨代會明確指出,九江要充分發揮承東啟西、引南接北的區位優勢,依托沿江港口和立體交通體系,進一步發展物流業,逐步建立適應九江市和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化物流服務體系,建成輻射贛鄂皖湘地區的區域物流中心。而要建成區域物流中心,首先必須要和長江流域經濟深度融合,和各大城市之間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同時依靠長江這一黃金水道建立高速、快捷的物流網絡體系,形成區域性的商貿中心,經濟中心。在這其中,商貿物流作為各類經濟協作不可或缺的紐帶,是區域一體化過程中首先必須拋出的繡球,肩負的責任重大,發展空間極為廣闊。
盡管九江市已成功發展了與武漢、南昌等地的物流業務,與長江流域各大城市的商貿往來頻繁。但是九江目前并未把優越的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長江流域各城市之間深層次合作并不多。作為長江中心城市的節點城市,在長江流域的戰略地位上,九江并未起到承東聯西的節點功效,這與九江市優越的區位優勢極不相符。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建立起城市間的物流體系,促進與長江流域經濟深度融合,依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這其中,如何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制定細則,加速長江流域商貿走廊的建設,培育統一的大市場,值得引起九江商貿物流業的深思。有專家認為,長江流域經濟發展不均衡,上游重慶、下游南京、上海經濟發達。而源頭及中游大部分城市經濟正在發展中。流域內經濟發達的城市商貿流通現代水平大幅提升,連鎖經營、社區商業、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新型商業業態日益成為主流。像九江這樣的發展中城市,更要加強與發達城市商貿流通領域的對接,抓住商貿流通現代化的機遇,引進現代化新型商業業態,促進新型商業業態全流域全面合作發展,促進經濟共同繁榮。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九江的商貿物流,如何挖掘自身潛力,真正實現與長江流域經濟的深度融合,從而促進九江經濟的發展,這一課題期待社會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