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保稅區對外貿易迸發活力
2007-11-28 16: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最初2.3平方公里的開放“試驗田”,到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兩個特殊區域聯動發展以及區港聯動試點保稅物流園區的設立;從單一的國際貿易通道,到高科技加工業、國際貿易與現代物流業競相輝映,寧波保稅區每一次功能轉型和競爭力躍升,都使這個區域的外貿能量源源不斷地迸發出來。
在過去15年里,寧波保稅區在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其外貿進出口占全市比重從1993年的2.6%上升到了目前的17.7%。在全市開放型經濟考核中,保稅區一年上一個臺階,2004年至2006年,分別摘得銅獎、銀獎和金獎。進入今年8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在全市排名從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進口總額從第三位躍居全市第一,保稅區在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中地位逐年提升。
寧波保稅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馬兆祥認為,能夠讓保稅區外貿發展一直領跑區域經濟的根本原因,在于外貿外資“兩輪驅動”和保稅區功能的不斷拓展。
外資帶動外貿跨越式發展
如何保持區域外貿旺盛發展的活力,增強區域經濟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是建區以來擺在寧波保稅區面前的一件大事。保稅區管委會決策層認為,保稅區外貿要穩定發展,必須緊緊圍繞國際貿易、進出口加工和物流倉儲三大區域功能,集中優勢,精心培育電子信息、現代物流、國際貿易三大特色產業,著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外貿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區域外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產品已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寧波保稅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朱光煦分析說,保稅區的策略是抓源頭,開展針對性招商,實現外資外貿聯動,從而促進對外貿易優質高速增長。保稅區將發展重點放在高科技、高投入、高附加值、低消耗項目上,重點培育以電子信息為主導的高科技制造產業。強化對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國家和地區的招商。根據對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向大陸轉移的趨勢分析,將臺灣地區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同時,緊盯龍頭企業,促進以點帶面,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
近幾年來,保稅區成功地引進了奇美電子、冠捷科技等世界知名臺資企業,區內液晶光電產業、集成電路產業等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寧波保稅區已形成了一個年產值超10億美元的液晶產業群體,成為中國一個重要的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制造基地。在寧波出口加工區已落戶的液晶項目主要是為奇美電子配套的,項目數量超過20個,總投資超過6億美元。寧波奇美電子有限公司2004年12月落戶保稅區后,保稅區圍繞該項目重點引進其關系企業、上游零部件配套項目和整機配套項目。其中關系企業菱茂光電項目總投資達3400萬美元。奇美電子的上游零部件配套項目璨宇光電項目一期總投資達5000萬美元。奇美下游整機配套項目目前也有3個,從事液晶顯示器和液晶電視生產。
隨著保稅區液晶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外貿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今年1-10月奇美電子完成進出口總額30.43億美元,同比增長348.22%,預計2007年進出口總值將達40億美元。在奇美項目的帶動下,保稅區進出口總量也隨之快速攀升,因其產業、產品的先進性促進了保稅區外貿質量的轉型升級。重點工業企業對外貿的領軍作用不可小覷。事實也是如此,今年前三季度,保稅區有16家工業企業出口超過千萬美元,出口額達20.6億美元,占全部加工貿易出口額的94.3%。
“三區”優勢互補 助推外貿高速增長
在外資帶動外貿發展的同時,三個區域的功能整合和政策疊加,則成為寧波保稅區外貿高速增長的強勁助推器。
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的功能政策既有共同的方面,也有各自的優勢。兩區都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由海關實行特殊監管。保稅區具有進出口加工、國際貿易、倉儲物流三大主體功能;出口加工區具有出口加工功能。保稅物流園區也享受“免證、免稅、保稅”和國內貨物進區退稅政策,主要是物流功能。
“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園區的規劃和管理職能都由保稅區管委會統一承擔,三大區塊地域相鄰,政策功能互補,使保稅區成為國內惟一擁有組合政策功能優勢的對外開放新高地。”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布局使外貿的發展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間,客觀上促進了外貿的發展。
為進一步拓展區域功能,加快加工貿易發展步伐,2002年6月,國務院批準設立了3平方公里的寧波出口加工區。作為寧波第四個國家級開發區域,寧波出口加工區的功能定位為寧波乃至浙江省出口加工的新基地、對外開放的新樣板、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加工貿易無期限、品種、數量限制,免設保證金臺帳,并具有臨港之便,加工與物流、貿易聯系密切,使寧波出口加工區成為最好的出口加工區域之一。
在此后的幾年時間里,寧波保稅區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光電半導體為主體的高科技產業和以汽配為主體的精密機械加工業,實現加工和貿易、區內和區外、國內和國外、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產業的最佳結合和優勢互補。寧波出口加工區以出口加工為主體功能,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憑借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加工貿易的功能,保稅區在保持一般貿易穩定增長的同時,大力引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項目,從而帶動了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
發揮區港聯動優勢,打造國際化現代物流中心,是寧波保稅區順應國際物流業發展趨勢,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2005年8月30日,寧波區港聯動的試點區塊———寧波保稅物流園區通過國家七部委驗收,正式封關運行。這是繼上海、大連、張家港、天津之后,中國第五個保稅物流園區。區港聯動是在毗鄰港區的保稅區內劃出專門區域,發展倉儲物流業,形成“前港后區”的緊密聯系格局。
依靠其功能政策優勢,保稅物流園區開始成為保稅區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目前保稅物流園區已引進物流服務企業18家,今年1-10月完成進出區10億美元,進出區貨物總量25.4萬噸,區域各項功能正在逐步得到發揮。保稅區還通過政策引導促進現有的倉儲物流企業改造升級,從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轉變,有效促進了倉儲物流業的發展。去年全年倉儲物流企業完成進出倉貨物總值17.4億美元。保稅區物流產業的不斷壯大,帶動了物流企業的集聚,目前,美國沃茨集團在區內設立的水暖器材采購中心已正式運作,英國瑞福賽德公司、日本百元超市正在籌備設立文具、玩具、五金產品等采購中心和訂單管理中心,近期可投入運作。
隨著三區功能的整合和優勢互補,近年來,保稅區外貿每年以翻番的速度保持增長。2001年,進出口總額僅3.6億美元,其中出口1.8億美元,進口1.8億美元。2006年,完成進出口總額45億美元,同比增長45.98%,其中出口20.7億美元,同比增長32.77%,進口24.3億美元,同比增長59.42%,五年間增加了12倍。
今年初以來,寧波保稅區外貿繼續保持高位增長,外貿結構全面優化。進口貿易比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加工貿易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增速位居全市前茅。今年1-10月,保稅區進口占外貿總額比重達54.1%,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實現了進出口貿易平衡發展;加工貿易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達74.8%,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達31.4%,同比基本持平。加工貿易企業、倉儲物流企業成為對外貿易的主力軍。1-10月加工貿易進出口46.64億美元,同比增長194.47%;倉儲企業進出口15億美元,同比增長47.15%;一般貿易進出口11.76億美元,同比增長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