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層過濾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選擇
2007-11-25 15: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摘要:本文在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選擇的過程中,采用了多層過濾的方法。首先,采用DEA 方法對參加競標的物流服務商進行了相對有效性評價,在此基礎上,采用交叉效率法對DEA的評價結果作了進一步的改進。最后,將定量的評價結果與定性指標融合在一起,采用AHP方法做綜合評判,選出合適的物流服務商。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服務商 層次分析法 數據包絡分析 交叉效率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選擇是企業物流業務外包的核心問題,需要考慮許多定性和定量因素,屬于多屬性決策評價問題。目前第三方物流的選擇大多以定性為主,文獻[1]從發展潛力、物流技術、物流設備、服務質量四個方面運用AHP方法對備選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進行了評價。文獻[2]從服務、聯盟性、經驗、企業勢力、價格五個方面運用模糊決策和AHP方法解決第三方物流的選擇問題。文獻[3]從價格、賠付率、交貨周期、服務水平四個方面運用AHP方法對第三方物流服務的選擇問題進行了研究。AHP方法對一些定性問題的相對量化有一定作用,但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對定量問題的評價研究,文獻[4]認為供應商的選擇方法可分為線性加權方法、數學規劃法、統計/概率方法等,但這些方法對加權因子的評價具有較強的隨意性。采用DEA方法可以避免權重因子的確定受人為因素的影響,但用經典的DEA方法評價同類決策單元(DMUs)的相對有效性時,有多個DMU的相對有效性為1,由于該模型是以指標權重為變量進行優化的,在每個決策單元的相對有效性評價時,權重的變化都是朝著該單元最有力的方向變化,權重的數值可能與實際并不相符。因此,經典DEA模型的評價結果是相對有效的,而非絕對有效的。
本文評價的基本準則是定量為主,定性為輔;舅悸肥鞘紫炔捎肈EA方法對參加競標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做相對有效性評價;然后,選取相對有效性為1的企業作交叉效率的評價,目的是去除那些相對有效為1,但權重與實際不太相符的備選物流服務商;最后,根據實際需要,選取幾個平均交叉效率較高的物流服務商采用AHP法做定量與定性的綜合評價,選出合適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
一、 基于DEA方法的有效性評價
1.DEA的基本模型
數據包絡分析法是以相對效率概念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種效率評價方法,是處理多目標決策問題的有效方法。該方法的特點是在輸入和輸出的觀察數據基礎上,采用變化權來對決策單元進行評價。
將參加投標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作為決策單元,設參加投標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有n個,每個物流服務商有m種類型的數據輸入(X)和s種類型的數據輸出(Y),定義
為物流服務商的效率評價指數,適當地選取權系數和,使其滿足。
現在對第個物流服務商進行效率評價,以權系數和為變量,以第個物流服務商的效率指數為目標,以所有物流服務商的效率指標為約束,構成如下的分式規劃模型:
(1)
使用Charnes-Cooper變換,可以化為一個等價的線性規劃模型
(2)
式(1)和(2)中,
。2)式的最優目標函數值表示第個備選物流服務商的綜合效率。若則表示在選定的權重下,沒有對象比第個對象更有效;若,那么第個對象不是最有效的。也就是說,在選擇最有利于的權重下,至少有一個別的候選對象比第個對象更有效率,對每個候選對象,公式(2)都要執行一次,最終可確定出綜合效率為1的一組候選伙伴。
2.交叉效率的評價
被評價為有效的候選者,即相對效率值為1的物流服務商,還需要做進一步的分析,而那些無效的候選者則可去除,不必進一步考慮,因為在最有利它們的權重下被評為無效。相對有效值為1的候選者在總體上不一定都好,它們或許只是在不合適的或不現實的權重結構下,相對有效值達到1,可能只是在對它們最有利的個別輸入、輸出上權重過大,而忽視了其他的輸入、輸出項目。為了區分候選者是否在總體上比較好,本文運用交叉效率做進一步的評判。
交叉效率評價是指在提供其他決策單元最有利的權重下,一個決策單元的交叉有效性。可用下式表示:
(3)
其中表示決策單元對決策單元的交叉效率,它是指使用的最優權重計算的有效性。表示候選者的第輸出值;表示候選者的第輸入值;表示候選者的輸出項對應的權重;表示候選者的輸入項對應的權重。
交叉效率可通過兩兩間的計算,構造一個比較矩陣。如果一個候選者能夠在這個矩陣的各列均獲得高有效性,則可以認為它在總體上是好的。平均交叉效率值高的決策單元是性價比好的物流服務商,成為外包企業的候選合作伙伴。
二、層次分析模型
層次分析法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學者Saaty A L 創立的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方法,其本質是試圖使人的思維條理化、層次化,它充分利用人的經驗和判斷,并予以量化,進而對決策方案優劣進行排序。方法是,先對問題所涉及的因素進行分類,然后構造一個各因素之間的相互聯接層次結構模型,畫出層次結構圖;根據層次結構圖確定每一層的各因素相對重要性的權重數,直至計算出方案層(措施層)各方案的相對權重數。計算出總的優劣排序。
本文的各測評指標的權重數值劃分依據的是Saaty A.L.的1-9標度方法,見表1。
表1 權重數值劃分表
相 對
重要性
同等
重要
略為
重要
基本
重要
確實
重要
絕對
重要
相鄰兩程度之間
得 分
1
3
5
7
9
2,4,6,8
說 明
對目標等貢獻
重要
確認重要
程度明顯
程度非常明顯
需要折衷
三、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選擇實例
某生產企業要外包某條運輸線路,通過調研,向若干個物流服務商發出需求建議書,現已收到5個標書,并均滿足該企業的基本需求,現選擇一個合適的服務服務商。
1.定量分析
本文選取報價、運輸期限、運輸準確率、貨物完好率為評價指標,其中,報價、運輸期限為輸入指標,運輸準確率、貨物完好率為輸出指標。具體的輸入、輸出數據見表2。
表2 備選企業的輸入、輸出值和相對有效性
物流
服務商
報
價
運輸期限
貨物完好率(%)
運輸準確率(%)
相對
有效性
A
550
8
99.9
98
1
B
720
9
98.5
94
0.93
C
680
6
96.5
97
1
D
580
10
99.5
98.5
1
E
750
11
98
92.6
0.89
利用式(2)計算,A、C、D為相對有效的。利用(3)計算A、C、D的交叉效率,見表3。
表3 備選企業的交叉效率評價
A
C
D
A
1.00
1.00
0.83
C
1.00
0.97
1.00
D
1.00
1.00
0.95
交叉效率平均值
1.00
0.99
0.93
通過上表可知,A、C為較合適的備選服務商。
2.定性分析
采用AHP方法做定性分析,首先需要建立一個評價體系結構。本文把資源狀況、業務處理能力、企業信譽作為基本準則,并在其下建立了相應的評價指標。
資源狀況是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網絡覆蓋范圍能否滿足外包企業的要求;運輸資源是指公路運輸(可分配的車輛專線)、鐵路、空運的可能性;倉儲資源是指可支配的倉儲面積及分布、倉庫的類型、自動化程度等;信息資源是指訂單查詢系統、貨物跟蹤能力、報表提供可得性等;人力資源是指學歷構成、培訓、服務接洽能力等。
業務處理能力包括業務流程處理能力、異常情況處理能力、異常情況的后處理能力。業務流程處理能力是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解決外包企業具體業務的靈活性和穩定性。異常情況的處理能力是指對特殊情況發生后與外包企業的協商和主動處理能力等。異常情況的后處理能力是指賠付能力、保險能力等。
歷史信譽主要是考察物流服務商在整個物流行業的歷史信譽,反映候選物流服務商的運作經驗的豐富程度和口碑。
3.綜合評價
根據上文指標體系及定量分析結果,應用AHP方法對A、C 兩個服務商評價,如表4。
表4 備選企業的綜合評價
指標及指標權值
(%)
業務流程
異常情況處理能力
異常情況后處理能力
運輸資源
倉儲資源
信息資源
網絡資源
人力資源
知名度
合作狀況
定量分析
總排序權值
5.6
2.2
0.8
4.2
0.4
1.6
0.1
0.6
2.4
1.2
80
A(%)
67
75
20
50
33
50
20
50
75
50
100
91.3
C(%)
33
25
80
50
67
50
80
50
25
50
99
87.0
綜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果,選擇物流服務商A作為該企業的合作伙伴。
四、結論
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選擇是多目標決策問題。本文采用基本DEA方法、交叉效率評價以及AHP法多層過濾,最后確定合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該方法可將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相結合進行分析和評價,克服了傳統方法的不足,使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選擇更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
作者單位:岳淑捷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李電生 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馬雪芬.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評價選擇[J].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3,2 :7-9.
[2]趙禮強.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選擇的模糊決策方法[J].物流技術,2003,9:35-37.
[3]劉芳.AHP法在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評價中的應用[J].生產率系統,200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