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國內外企業,預測中國物流的發展方向
2007-11-22 12: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被譽為"第三利潤源泉"的物流如今正引起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首先我們來關注一下在2007年中國物流業發展的情況。
2007年上半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33.8萬億元,同比增長25.5%。2007年上半年,中國物流業增加值完成7503億元,同比增長17.2%,占服務業全部增加值的17.9%。2007年上半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9541億元,其中第三方物流占19%。
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看不出什么,對,那么接下來再看一組數據。
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場的比重在美國為57%,歐盟為35%,日本為80%,但在中國還不足20%。為什么第三方物流在國外如此受歡迎,那我們用兩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公司的成功例子來介紹一下國外物流的發展。
沃爾瑪成功的奧秘:物流現代化
沃爾瑪是全球第一個發射物流通信衛星的企業,物流通信衛星使得沃爾瑪產生了跳躍性的發展,很快就超過了美國零售業的龍頭——凱瑪特和西爾斯。沃爾瑪建立全球第一個物流數據的處理中心,在全球第一個實現集團內部24小時計算機物流網絡化監控,使采購庫存、訂貨、配送和銷售一體化。配送成本占銷售額2%,是競爭對手的50%(而對手只有50%貨物是集中配送)。沃爾瑪的配送成本占它銷售額的2%,而一般來說物流成本占整個銷售額一般都要達到10%左右,有些食品行業甚至達到20%或者30%。沃爾瑪始終如一的思想就是要把最好的東西用最低的價格賣給消費者,這也是它成功的所在。其配送子公司不僅對內運輸,同時也是對外運輸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松下――從物流分部到第三方物流
自2000年起,日本的流通業開始劇烈變動,企業競爭環境嚴酷,母公司為了切實削減成本、突出經營責任、強化競爭力,對物流體制進行改造。各大公司(集團)的物流子公司不斷合并和重組。物流子公司實現獨立經營,把過去按領域或地區分立的子公司統一起來,將各個分割的作業過程有機地連接起來,不僅能改善自身成本結構,還能通過構筑全國性流通網絡,擴大對集團外的服務。
其具體的做法是,各制造業集團開始放棄“大而全、小而全”的子公司經營方針,開展跨行業、跨企業的合作,在節約經營資源上下功夫。松下的物流體系也經歷這一浪潮,松下物流的整合之路帶來很多啟示。
2004年10月,松下物流的WMS得到充分應用,通過標準化的運作,松下物流能準確地對流程進行定義和建立物流相關規則,諸如庫存分配原則和上架原則,員工只需按照系統指示進行操作。標準化的操作與流程,最大的好處就是部門之間的職責明晰。而標準化的操作與流程,有賴于物流系統對標準化的操作與流程的量化與固化,這是物流系統的核心價值之一。在WMS系統導入的過程中,松下物流倉庫層面廣泛應用了手持終端和車載終端。松下物流操作層面發生了徹底改變,實時的運作信息被自動收集起來,加以分析。基于這些有價值的數據,松下物流的再造產生了效力,之前各式各樣的流程被統一成標準的最佳實踐。通過流程再造,整個松下物流的運作差錯率被降低到0.00019%。
顯然,松下物流對這個項目的ROI(資金投入產出比)之高感到滿意。據報道,經過本次革新,松下物流的運作成本減少到14%,現場操作人員減少了7~8%。松下物流的本次革新第一階段完成。為了在生產力和質量方面持續改進,公司內部設立了一個獨立的部門——流程創新部門,未來將繼續應用協同TMS(運輸管理系統)和WMS等系統。
看完以上兩個國外優秀企業的物流事業的發展可以知道,國外第三方物流的迅速發展,為國外企業大大的節約了成本和帶來了強大的競爭力。美國權威機構統計,通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務,企業物流成本會下降11.8%,物流資產下降了24.6%,辦理訂單的周轉時間從7.1天縮短為3.9天,存貨總量下降了8.2%。在美國,大多數企業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后可以獲得的好處包括:作業成本可降低62%,服務水平可提高62%,核心業務可集中56%,雇員可減少50%。因而,第三方物流受到了企業的廣泛歡迎。
轉戰國內
那么接下來我們目光回到我們中國,其實中國也不乏這樣依靠物流業獲得長足發展的企業,那么接下來我再介紹兩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例子。
海爾――建立現代物流體系
海爾在連續16年保持80%的增長速度之后,近兩年來又悄然進行著一場重大的管理革命。這就是在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程再造的基礎之上,建立了具有國際水平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現代物流體系,使企業的運營效益發生了奇跡般的變化,資金周轉達到一年15次,實現了零庫存、零運營成本和與顧客的零距離,突破了構筑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瓶頸。
海爾物流成立于1999年,依托海爾集團的先進管理理念以及海爾集團的強大資源網絡構建海爾物流的核心競爭力,為全球客戶提供最有競爭力的綜合物流集成服務,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引用海爾總裁張瑞敏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的講話:在2000年海爾業績的取得得益于對于市場鏈流程再造與創新。中國倉儲物流協會秘書長沈紹基對于海爾評價:“中國物流管理覺醒第一人”,海爾實現了統一采購,JIT(justintime)降低物流采購成本;統一配送,在企業內部實現JIT配送管理;建立立體倉庫實現“零庫存”管理。海爾完成客戶定單的全過程僅為10天時間,資金回籠一年15次(1999年我國工業企業流動資本周轉速度年均只為1。2次),呆滯物資降低73.8%。
美的――安得物流,美的的第三方物流
其實同海爾相同,在1999年未,美的集團就將物流放到戰略位置,如果說海爾是把物流作為降低成本的機器,美的集團則把物流作為一個賺錢機器。2000年1月美的集團通過控股成立了安得物流公司,把物流業務剝離出來。安得物流公司作為美的集團一個獨立的事業部,成為美的其他產品事業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時也作為專業物流公司向外發展業務。
全國一體化的倉儲體系是安得物流的骨架。安得目前在全國建設了四大倉儲中心:順德、杭州、鄭州、蕪湖,全部實現信息化管理,實行"一票到底"的管理模式。管理遍布全國的100多個倉庫,以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統進行高效的信息互動管理。在過去的兩年里安得貫徹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制造企業銷售物流集成服務商。供應鏈技術顧問專家,并成功的使現代物流運用在實踐中,借助美的銷售網絡,不斷的接納新的血液,2002年,安得已同TCL、神州數碼、方正、實達、熊貓、樂華、海螺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其實海爾和美的物流只是中國物流業的一個典型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寶供,中遠等優秀的物流公司,為什么國內外優秀企業如此熱衷地開發企業的物流環節呢,同時又預示著中國物流業怎樣的發展方向呢?那么接下來我們還是先看一組國內外對比的物流發展的數據。
馬士基作為世界國際著名的物流運輸企業,過去5年集團的物流業在全球增長了20%。他們認為,發展物流對中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有利于中西部大開發。目前,中國物流成本很高,2005年我國物流業增加值為1。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增幅高于上年。2005年,我國物流費用占GDP的比率為18.5%。,而美國、日本、歐洲發達國家分別只有99.9%、11.4%、10%。根據美國田納西州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美國大多數企業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后,作業成本可降低62%。而目前,在我國,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以后作業成本只能降低28%。
中國巨大的物流市場已經吸引了國際上各個貨運巨頭的目光,外國物流企業紛紛進軍中國市場,預測未來幾年中國物流業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中國物流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給了投資者一個發揮的空間。
未來物流需求尤其是第三方物流需求規模將越來越大,預測到2010年中國物流行業的產值將達到12000億元,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總體物流需求約為2760億元人民幣。第三方物流市場在增長中細分,第三方物流企業在競爭中整合,第三方物流政策環境進一步改善,中國第三方物流將在新的起點上快速發展。
中國物流的發展方向――建立企業的現代物流體系,和發展第三方物流
以上資料無不告訴我們中國企業,我國的物流業應該向現代物流體系方向發展,運用全新的管理理念,通過對物流全過程多要素的計劃、實施和控制,形成一個完整的供應鏈,從而完成物流業為社會生產和生活服務的快速及時目標和低成本目標。構建了統一的信息平臺,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設備,實現了物流系統的智能化、快速化和精確化。
同時上述例子中的企業,他們的物流發展方向都是從自營物流進入到現代物流體系,同時對外擔當第三方物流的的角色,除了為企業節約運輸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第三利潤收入,更好地發揮了物流在企業中的作用,使得企業獲得飛躍的發展。
但是,在目前,大多數業內人士都認為,現在還很難說自建物流系統、第三方物流或其他物流方式到底誰優誰劣。自建物流體系給企業節約了成本、帶來了市場競爭力;但是,企業自建物流系統也存在很多問題,最突出的就是企業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相對來說,企業自身核心職能的發揮就要受到一定的削弱;而且單個企業建立的物流系統很難達到一定的規模。而取得規模效益,正是第三方物流的優勢所在。所以具體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的速度是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但是我認為主流方向是不會改變的,現代物流體系和第三方物流必定是歷史的選擇,企業只有比別人先走一步或者是多步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在物流改革中提高企業的效率和精準,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所以企業必須重視企業物流的改革,把握好時代的給予的機遇。
我們不難看到海爾建立現代物流體系的成功,同時把物流公司對外形成第三方物流,寶供物流是在寶潔公司培養下茁壯成長起來的第三方物流,華聯超市也成立屬于自己的物流企業,美的下屬的優秀的安得物流,中遠物流的國際化物流等等,這些走在時代前端的企業,也許正在帶領我國的物流企業進行一場革新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