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我國"以煤代油"技術獲突破 首次用于規模化生產

2007-10-9 13:5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我國煤化工領域一場新的技術革命正拉開序幕。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傳來消息,該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的一項新工藝,在世界上首次正式運用于規模化工業生產。 
    國慶前夕,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神華集團簽署合同,一條年加工甲醇180萬噸、年產烯烴60萬噸的大型生產線在內蒙古包頭市動工建設。此前1個月,運用同樣技術的“陜西榆林20萬噸/年煤基烯烴工業化示范項目”正式啟動。這標志著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工藝”開始邁上工業化的道路。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大連化物所就看到“以煤代油”的重要意義,成立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烴課題組。經過深入研究,大連化物所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整套專利和技術。2004年,在陜西省的支持下,陜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公司、大連化物所與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合作,開始建設年加工1.67萬噸甲醇的工業化試驗裝置。2006年2月,項目安全打通全部試驗流程,投料試車一次成功。國家發改委委托專家對項目考核后認為:該工業化試驗裝置技術指標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專家預計,2010年我國乙烯供需缺口將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以煤為原料經甲醇制備乙烯、丙烯,每形成100萬噸生產能力可以減少數百萬噸石腦油消耗。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