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序“物流熱”可能帶來兩大隱憂
2007-10-8 18: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雖然我國醫藥流通市場的規范性還有待提高,而且藥品流通基礎條件的欠缺的確需要物流建設的速度來彌補,但無序地向這一領域投資也許會帶來兩大直接后果……
自2002年以來,國內醫藥物流業開始發力,2007年更是集中出現了醫藥物流投資熱。
筆者認為,國內醫藥物流項目的建設已呈現出一股“非理性”熱潮,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討。
根據一些公開消息,我們大致可以得出如下數據:深圳海王集團、重慶金冠科技(集團)公司和重慶華博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三方于2007年初即聯手投資6億元在重慶北空港開發區建設輻射大西南的重慶現代醫藥物流中心;成都金牛區也于年初宣布將投資人民幣5億元打造西南藥都,建設醫藥物流中心;康美藥業也計劃投資8億元在普寧建設中藥物流港。
再來看看醫藥市場競爭歷來比其他省份激烈的江蘇,其2007年投資上億元人民幣的醫藥物流項目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南通蘇中醫藥物流有限公司投資2.8億元人民幣建設醫藥物流園,預計2008年1月1日正式運營;江蘇亞邦醫藥物流中心預計總投資16億元人民幣,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最近,江蘇九州通醫藥南京公司投資上億元人民幣,現在已開始運營;湖北同濟堂藥房公司引入風投資金5千萬美元建設全國醫藥物流網絡……
我們應該看到,流通行業之所以日顯重要,主要是因為我國醫藥行業已經發展到沒有物流就無法實現零售終端和生產、批發環節有效聯系的階段。無法實現快批、快配銷售,醫藥批發企業也就喪失了競爭優勢,尤其是在醫藥企業紛紛把目光放在農村市場的當下,物流服務能力已成為企業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
而正因為國內醫藥行業還具有“多、小、散、亂”的特點,所以眾多的地方龍頭藥企都希望憑借醫藥物流中心強大的終端輻射力精耕細作當地零售市場,在做調撥業務的同時拓寬市場,進入醫藥產業鏈的更深層。
經過仔細分析不難看出,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紛紛采取向產業鏈延伸的策略,也是由市場環境決定的:我國醫藥流通市場一直處于快速增長中,巨大的商業機會對任何希望做大的企業而言都是難免的誘惑;我國醫藥流通領域的市場聚集度不夠,2006年,前10家醫藥企業的銷售總額僅接近整個市場的40%,遠低于發達國家醫藥流通領域的市場聚集度,區域龍頭藥企都有可能做大,所以這幾年投資非常活躍;我國醫藥行業的流通體制決定了其競爭的激烈程度,整個醫藥批發行業的平均凈利潤率低于1%。所以,眾多企業必須不斷開拓市場或向上下游進軍。
雖然我國醫藥流通市場的規范性還有待提高,而且藥品流通基礎條件的欠缺的確需要物流建設彌補,但無序地向這一領域投資也許會帶來兩大直接后果:未來10年將是我國醫藥流通業競爭更加激烈的時期,強勢企業間的對抗與合作將成為主流,眾多中小醫藥企業會被洗牌出局,地方醫藥龍頭將不斷成長與消亡,整個行業的聚集度提高;二是我國醫藥流通行業的重復建設將非常嚴重,企業間同質化競爭手段增多,許多企業可能會出現現金流問題,而醫藥物流中心項目將有很大一部分會造成國家資源的浪費。
既然已經看到了未來的隱患,我國藥企該如何應對才能得到長遠健康的發展?筆者有三點建議:
第一,因為國內醫藥物流行業還處于單一環節的建設與優化上,沒有實現整個醫藥供應鏈的優化,因此規模藥企更要注意整合兄弟企業之間的資源,突出采購與物流優勢可以使企業競爭力得到極大提升;
第二,對于規模藥企,非經營性成本過高會極大地損傷企業的贏利能力,采取物流外包或信息化手段剔除不必要的成本浪費,使企業進入精益化管理階段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就是要將物流作為新的利潤點,積極發揮現有物流資源,對外開展第三方物流業務,對企業的贏利和生存能力將有明顯貢獻。
可以預見的是,我國醫藥物流投資熱還將持續一段時期,對希望快速發展的企業而言,更需要在熱潮的背后進行理性反思,否則很可能進入被淘汰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