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通衢大路穿南北 今日蜀道不再難——西漢高速公路沿線見聞

2007-10-27 23: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海拔3000多米的秦嶺山脈雄奇險峻,是一道阻隔我國西部南北地區交通的巨大天然屏障。先人將翻秦嶺過巴山、連接西安和成都的道路稱為蜀道,它自古以險峻著稱。唐代詩人李白就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千古名句。
    一條連接關中與成都兩大西部經濟區的通衢大道,一直是西部人民的熱切期盼。2007年9月30日,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山脈的高速公路在4萬名建設者歷經5年的艱苦拼搏中建成通車。記者一行驅車行駛在西漢高速公路,所見所聞感觸良多。
    一條極其艱難的路
    陜西省交通廳廳長曹森告訴記者,西漢高速公路連接著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北起西戶高速公路,穿越秦嶺山脈,南到漢中勉縣,途經3市9縣,全長255公里。該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北京至昆明線在陜西境內的重要路段,它的通車標志著國家高速公路網京昆線陜西境全線貫通,打通我國華北和西北與西南地區的黃金通道,使陜西關中、陜南與成都平原兩個經濟區連為一體。今后西安和漢中的車程會由6個小時縮短為3個小時,而西安和成都之間只需7個小時。
    陜西省高速集團公司董事長白應賢介紹,在中國的地質圖上,秦嶺處在中央造山帶和南北構造帶交匯處,且由此形成多期構造運動,并產生了數不清的巖漿活動、地層變形、巖石變質等,地質構造十分復雜,素有“地質博物館”的美譽。
    既要開通道路,又要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施工之難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身臨其境,很難想象在255公里的路程中,竟然會有總長約112公里的136個隧道和136000延米的540個橋梁。這個在陜西高速公路建設史上一次性投資最大、難度最大、里程最長的工程,橋隧連接的長度竟然占到總里程的76%。記者一行驅車沿西漢高速公路行駛,見到穿越秦嶺的路段幾乎沒有路基,整條公路宛如一條空中走廊,穿行在千山萬水之間,以隧道連接橋梁,從橋梁進入隧道。一位瑞典橋隧專家看后評價:西漢高速公路的橋隧相連之密集程度世界少有,已經超越阿爾卑斯山脈的橋隧密度,在世界隧道史上堪稱奇觀。
    在“西漢20標段項目”路段,記者采訪了正在檢查該路段收尾工作的經理楊海峰,他在這個工地上整整干了39個月。回憶起1000多天的奮斗與拼搏,這位壯實的東北漢子感慨萬千。他說,在秦嶺深處施工實在是太艱苦了,一般人根本無法想象。山中沒有路,機械根本無法運送,只能用驢馱馬載人背等方式,冒著生命危險將拆卸下的零件一點點運抵施工區域。“西漢21標段項目”的電力工程監理陳四紅告訴記者,今年春天,為了將所需的輸變電材料運送上山,竟然累死了4頭騾子。在剛剛開通不久的郭家山隧道口,陜西省高速集團公司黨辦的王小明指著幾個正在緊張施工的小伙子說:“遠離城市,他們在秦嶺大山一呆就是5年,當初進山的畢業生,有的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但根本沒有時間去談朋友。為了西漢高速公路早日通車,建設者做出了太多的犧牲與奉獻。”
    然而,工程質量卻決不因施工艱苦而容忍絲毫馬虎。白應賢說,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集團提出要把這條高速公路建設成為“國優工程”。為此,該公路的設計應用了衛星遙感、航測圖像綜合分析和全球定位系統等綜合分析技術,用高科技保證科學的設計和施工,并配套了完整的監理及驗收程序。楊海峰說,只要檢查出任何施工中的瑕疵,黃牌警告無果后就“下崗”。
    一條生態環保的路
    保護瀕危物種、保持秦嶺完整的生態環境,是西漢高速公路建設的要務之一。
    白應賢說,為了保護秦嶺的生態原貌,西漢高速公路的工程線路在增加投資和加大施工難度的情況下,遠離自然保護區;隧道口根據山勢采取零開挖,全線136座隧道272個洞門,共減少開挖20萬方,開挖面積僅與7個足球場相當,總計少砍伐樹木5萬棵,增加綠化3萬平方米;對洞門圍巖進行錨固處理,再進行植草種樹,保持坡面原始狀態;邊坡以生物防護為主,盡量減少漿切工程對自然景觀帶來的視覺破壞;在隧道掘進中采用在洞口上方設置截水溝、排水溝,減少洪水的沖刷。白應賢還介紹,由于采用了精準的控制性爆破技術,該路保留了自然山石為路基邊坡。記者沿途看到,隧道、橋梁與周圍景觀渾然一體,難見人工斧鑿痕跡。在許多隧道口和邊坡上,都懸掛著“布魯克柔性網”,這種網可使整個山體植被得以完全保存,生長旺盛。
    據資料記載,歷史上穿越秦嶺的交通工程多選擇秦嶺西部山勢較為平緩的路線。而此次,西漢高速公路為在最短路線、最快時間內拉近北方和西南的距離,選擇了直線穿越秦嶺的中段山脈主峰。
    驅車沿西漢高速公路行駛,記者看到經過秦嶺的工程主線全部是高架橋梁,遠離山體。白應賢介紹說,飛橋凌空有兩重意義:一是從根本上杜絕了對山體的開挖破壞,也避免了開采石塊堆積河道,保護了秦嶺豐富的水系。二是對環保的貢獻。車行途中,記者不時在道路兩邊的森林中,看到一些忽隱忽現的小動物。白應賢說,以往修筑一條道路就像一道藩籬,將野生動物分割開來,使得各個種群失去聯系,結果是近親繁殖,基因退化。專家為此十分擔心。所以西漢高速架設高架橋梁擔當交通主線,最大考慮就是出于保障動物種群的自由活動和遷徙。在他的指點下記者看到,高達十余米的橋梁墩柱遠離地面,行車完全封閉。這樣,野生動物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河邊飲水,任意往返西漢高速公路的兩側。
    一條百姓致富的路
    記者一行來到坐落在安康市寧陜縣筒車灣鎮的一家賓館。正在大堂值班的服務員朱家寧聽說我們剛剛從西漢高速公路上下來,高興地說道:“咱這里祖祖輩輩盼高速公路盼穿了眼啊。”
    朱家寧說,在她那大山阻隔的家鄉,許多老人一輩子沒有到過山外。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閉塞的山村。朱家寧說,我們這里的山貨可多了,香菇、木耳、板栗、核桃、蜂蜜、豆腐干、臘肉等,全部都是綠色食品,城里人現在最時興吃這些。但是由于交通不便,運輸特別困難,以前遇上壞天氣要走上一天,客商也不愿意來。興奮的朱家寧越說越歡喜,情不自禁地跑到賓館外,指著西漢高速公路的方向大聲說:“路通了就好了,由寧陜縣城到省城(西安),兩個小時就足夠了。”
    給我們開車的陳師傅插話說,近幾個月來,他不停地在跑這條線,不管車停到哪兒,總有人上來打聽:聽說沿線很多縣都為通車后的經濟發展做了詳細的規劃。老百姓都說,西漢(高速)公路就是老百姓的小康路、致富路。
    汽車駛入漢中南鄭縣大河坎入市處,“南鄭縣旅游服務咨詢中心”的嶄新招牌一下子映入大家的眼簾。在隨后的路旁,我們看到新矗立起了許多指向旅游景點的標識牌。漢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林華告訴記者,372萬漢中人民翹首期盼西漢高速公路的通車,這是多少代人的夢想,這是幾千年的等待。她說,市委、市政府意識到這一難得的歷史性機遇,近年來一直為此精心準備。現在,漢中已經為全國的游客準備好了佛坪大熊貓家園原生態游、城固金秋采桔游、漢臺勉縣古棧道休閑游、兩漢三國文化游等一系列生態休閑旅游“營養大餐”。她說,漢中人民熱烈歡迎八方游客來此觀光游覽,漢中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覺。她也相信,漢中的百姓會由于路通而帶來的歷史機遇而生活得更加幸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