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門公路養護模式推向全省
2007-10-22 15: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省公路局近日公布今年第二次公路養護考核結果,海門在全省率先實現零扣分。近年來,該市公路養護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海門模式,叫響全省。
公路質量三分建,七分養,養護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公路環境及行車安全。近年來,海門不斷探索養護新方法,經過逐步完善,已形成了公路養護的“海門模式”,在全省開創了公路養護7項制度:社會承諾制、養護合同制、每月考核制、計量支付制、缺陷倒扣制、養護例會制和質量獎懲制。
從2003年起,每年年初,海門公路管理站通過媒體、公示牌等向社會公開承諾,由他們養護的公路雨后3天無直徑20厘米以上坑塘,如市民發現,每坑獎勵市民200元。公路管理站與養護公司簽訂養護合同,每月對養護質量實行考核,公路部門月初查找養護缺陷,拍攝取證后在每季度的養護例會上給予通報點評。
為增強養護公司路面養護的自覺性,公路管理部門對養護公司實行缺陷倒扣,他們對每一個養護缺陷制定了不同的價格,每發現一處,根據單價表給予扣除養護經費的處罰,把倒扣來的資金用于其他路段養護。去年省道335線綠化帶因沒有及時除蟲,一些樹葉被啃噬嚴重,公路管理站不僅責令養護公司限期除蟲,而且扣除養護經費6萬元,這筆資金被用于其他道路消除綠化帶的病害。為提高養護工人的積極性,從今年開始,海門公路管理站拿出7萬多元設立質量獎勵基金,每個養護工人所負責的路段如果一年中未出現養護質量問題,可獲得相應獎勵。
一系列制度,提高了養護工人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他們從被動養護轉為自覺養護,從突擊性養護轉為經常性養護。目前,海門所管道路路面、排水、綠化、橋梁構造物等養護均超過上級部門下達的養護指標,好路率達90%以上,養護的所有道路路面平整、路基穩定、橋頭無跳車、排水暢通,在每月南通公路處的考核中,均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