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信息化集成將大公司變小

2007-10-11 13: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導 讀   
  將ERP和SCM集成起來最大的好處就可以提高效率,通過信息系統的集成,公司管理的手工信息交換可以大大減少。通過讓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訪問ERP系統的信息,最終將更有利于終端用戶。最后,可以實現成本,將ERP系統連到SCM系統,客戶可以直接得到供應商的庫存能力。這樣可大大減少客戶的庫存儲備。同時還 
 
  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過合理配置各種各樣的資源,有效降低方方面面的成本,提高組織運行的效率,使組織的目標得以實現。今天,管理因素在企業發展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企業家對其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提高管理水平就是注重內涵發展的質量,提高管理水平就是提高生產力。可以說,哪家的管理水平高,它在市場競爭中就占有優勢,抗風險能力就強。
  企業除了規模大、贏利能力強于同行外,還強在企業對國內外市場的反應能力和決策能力,強在企業創新發展和自我調節能力。用信息化改造傳統工業,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一條重要途徑,這已是大多數人的共識。美國的制造業在與日本競爭的過程中發現,僅僅做大做強還不夠,還必須做活,于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秘密啟動了國家制造業戰略——“靈捷制造”,最終實現了對日本的趕超。而“靈捷制造”的核心就是信息化,通過信息化使企業多快好省地獲得最多資源。
  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的挑戰,能源企業不得不以信息化改造傳統經營模式,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如果把中國石化比作能源大象,大象的信息化之舞確實有它獨特的舞姿。中國石化集團這些年來,在不同層次、多個領域加強管理,不失時機地采用信息化管理的現代化成果,先后建立了APC、ERP、HSE等信息系統管理平臺,所有這些努力,保證了中國石化集團穩定、持續的發展,生產成本逐年下降,經濟效益逐年增長,打造出一個分工協作、高效運轉的現代化新型國企,保持了在國內同行業競爭中的優勢;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縮小了與國外大公司的差距。
  現在國內許多企業以為上了個ERP就萬事大吉了,實際上要使企業成為一個渾然一體的系統,光一個ERP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不能把企業內的其他信息系統統一起來,企業仍然是一個被區隔的信息孤島。企業生存管理專家、企業未來生存管理理論創始人鄧正紅先生認為,盡管信息化是企業邁向未來生存的第一步,盡管信息化孕育企業核心生存力,但是這第一步如果不能全面地邁開,不能實現信息高度集成,企業整體應變能力仍然得不到有效提升。
  比如,將ERP和SCM集成起來最大的好處就可以提高效率。通過兩系統的集成,系統間的手工信息交換可以大大減少。其次,可以擴展數據的訪問。通過讓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訪問ERP系統的信息,最終將更有利于終端用戶。最后,可以實現成本。如果將ERP系統連到SCM系統,客戶可以直接得到供應商的庫存能力。這樣可大大減少客戶的庫存儲備。同時還可以將庫存管理這個任務轉移到供應商那里,這樣部分庫存成本將轉移到供應商那里。這樣一個轉移可以通過規模效應減少總庫存成本。
  然而,將ERP與SCM集成起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是單單把ERP實施好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現在要將ERP擴展到由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多個合作伙伴構成的SCM系統當中去,就更復雜了。
  實際上,企業信息系統的集成之所以困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應為其巨大的開銷。例如,一家美國公司在四年里共向ERP投資了5億美元。再就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缺少連貫性的資源投入。有些企業也許在初期投入較大,但是卻不能為其繼續分配資源。在集成ERP與SCM時,涉及到多家企業,時間跨度也更大。因此,資源的連續性投入就顯的更加重要。同時,如果一個參與組織的零時推出,不管是自愿的還是不自愿的,都會給整個項目的進程帶來破壞性的影響。
  如果只把系統的安裝看成是純IT項目,而不是IT+管理,將最終導致ERP實施的失敗。像這樣的大型項目,一定要將由改變引起的組織間的沖突和政策問題解決好。應用系統要想實施好,整個組織的流程重組是關鍵。在SCM同ERP的集成過程中,由于涉及到的是多個組織,那么流程的變革將會變的更加不穩定,沖突和抵制將指數級的增加。
  大多數的ERP和SCM應用都經過了客戶化,以適應自己特定的業務流程。它們設置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因為同時需要熟悉技巧和行業知識。此外,廠商還不斷介紹新的產品和補丁,再加上用戶自己的配置,這就更加復雜了。再加上,很多組織還保留了一些遺留的系統作為其ERP的一部分。因此,把ERP和SCM集成起來,不僅涉及到各組織的不同流程,還涉及到它們各自的遺留系統。項目的成功實施,就要求更高的技術和行業知識。
  最基本的集成是數據層的集成。數據層的集成要求各系統的數據格式具有兼容性。數據層的集成有點類似于電子文檔交換EDI(electronic document interchange)。通過遵守一定的數據和通信協議,EDI可以處理異構系統間的數據交換。ERP和SCM就是要在保留原先異構平臺和數據庫的基礎上,實現數據的通信。
  數據層集成之后就是應用層集成。通過應用層的集成,ERP系統和SCM系統可以實現代碼層的集成。換句話說,這兩套系統可以互調對方的程序。例如,ERP系統可以調用SCM的采購模塊來形成一個訂單,SCM系統可以調用ERP系統的人力資源模塊以計劃更多的人員滿足更大的需求。
  公司內部的業務流程決定了應用系統的配置。對于供應鏈上的業務伙伴,各自都有各自的業務特點,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應用到集成到供應鏈的。所以,集成的下一個層面是業務流程集成BPI(business processintegration)。BPI超越了數據和系統,它由一系列基于標準的、統一數據格式的工作流組成。BPI的目標就是在供應鏈上實現信息流和物流的暢通。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