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疲軟導致美元資產失寵 美國投資者調倉忙
2007-10-1 11: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卡雷娜·格拉索目前正在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卡雷娜今年48歲,是美國南部佛羅里達州的一位按摩治療師。上周,她將自己的銀行存款取出來,贖回了共同基金,并把以人壽保險保單質押貸款獲得的資金全部投入了海外市場。
她甚至將一套此前一直用于出租的公寓也抵押給了銀行獲取資金,然后也如數投向了海外市場。
美元資產漸漸失寵
由于一系列利空消息增加了美聯儲(FED)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9月25日紐約外匯市場上美元對歐元匯率繼續下跌。當天,美元兌歐元匯率一度降至1.4153:1,創歷史新高。此外,英鎊兌美元比價從1比2.0214降至1比2.0180,美元兌日元比價從1比114.88降至1比114.55,美元兌瑞士法郎比價從1比1.1730降至1比1.1661。
實際上,美元疲軟是自2002年開始的,標準普爾公司經濟師預計,美元匯率在最近兩年里仍將進一步下跌,直到2011年才有望穩定下來。美元貶值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美國人購買進口產品的價格上漲了,從原油、智利產的水果到日本產的DVD影碟機,并開始對許多美國人的投資和理財產生了直接影響。
專門從事海外股票投資的美國券商——歐元太平洋資本公司(Euro Pacific Capital)彼得·斯基夫說:“我最近不停接到一些投資者的咨詢電話,問現在拋出美元是否太遲了。我的回答總是‘不,現在還不算太晚。’”
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應該增持那些以非美元計價的資產。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外匯交易主管保羅·巴勒特稱,投資者一般能接受的非美元資產比例大約在15%-20%之間。
最近幾周里,那些以海外投資為重點的國際股票型基金獲得美國投資者的青睞。AMG數據服務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美國股票型基金一直呈凈贖回,但國際股票型基金卻在最近半個月里出現了凈申購。
投資外國股票的美國投資者一直以來享有這樣兩重優勢:比美國股市更強勁的海外股市、美元疲軟帶來的匯率收益,隨著美元兌歐元、英鎊等國際主要貨幣的匯率進一步下跌,以非美元計價的海外股票將比以美元計價的股票更值錢了。
美國降息提高了投資海外股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的收益率。華爾街分析人士預期,美聯儲年內還可能進一步降息,美國投資者的外匯投資收益也將提高,購買那些持有海外股票的ETFs基金就相當于購買一種利率保單。
增持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
分析人士稱,投資者從美元貶值中獲利或者保護其投資的最簡單辦法是持有海外股票或者那些沒有做外匯對沖的債券型基金(unhedged bond funds)。
晨星公司高級分析師比爾·羅科說,多數投資者都應該持有一到兩只國際股票基金,其中一只基金以投資大盤股為主,另一只基金則應以投資新興市場或小盤股為主。他向投資者建議的國際股票基金包括:富達旗下的斯巴達國際指數基金(今年8月凈值增長7.4%)、美洲基金旗下的歐元太平洋增長基金(今年8月凈值增長了10%)、先鋒集團的Total國際股票指數型基金(今年8月凈值增長了10%)。
最近幾年,美國市場出現了幾只不做匯率對沖的債券基金。56歲的佛羅里達州理財規劃師本杰明·托拜斯說,他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歐元兌美元匯率從現在的1.4升至2。他建議客戶考慮投資這樣兩只基金:DFA5年期環球固定收益基金(DFA Five-Year Global Fixed-Income fund),該基金今年8月份凈值增長了3.5%;另一只則是美洲基金旗下的世界資本債券基金,該基金今年8月份凈值增長了2.2%
匹茲堡聯想金融顧問公司最近幾個月一直呼吁投資者考慮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旗下的新興本地市場基金,該基金類似貨幣市場基金,去年的投資收益達12%,今年8月實現的凈值增長率為5%。
最近幾年,商品市場也因美元走軟而獲益,匹茲堡聯想金融顧問公司還推薦投資者考慮Van Eck環球商品基金和先鋒能源ETF基金。這兩只基金去年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9%和18%。
海外投資規避“地雷”
投資海外的一個風險是美元匯率可能出現反轉。盡管大多數分析師認為美元匯率有可能進一步下跌,但預測美元匯率的長期走勢就好像天氣預報一樣難測。
投資海外也意味著投資者認為國內市場的風險更高,或者國內公司的股票價格會下跌。近年來,新興市場股市持續走高,已經使這些地區的資本市場呈現出虛高的態勢。
ProFund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薩皮爾說:“從投資方向上說,現在投資海外市場可能是正確的,但如果你不幸選錯了股票,投資海外仍有可能蒙受資金損失。”
亞利桑那州金融規劃師戴維·費爾南德茲說:“如果你現在只持有美元或美元資產,那可能會落在全世界的后面。”他說,他已經將客戶委托資金的40%投入了美國之外的股票,在投資美國本土股票時,他也只選擇大盤股,對那些小盤股基本不碰了。
原因在于:美國股市風向標之一的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成分股大多數是美國的大型跨國企業,他們約45%的運營收入來自海外業務。標準普爾首席投資策略師山姆·斯道沃說:“對大型跨國企業而言,美元貶值就好像一架飛機碰到了順風一樣。”跨國公司的外匯銷售收入可以給他們帶來額外的匯兌收益,也意味著他們的凈收益增加了。
美國能源企業和科技公司是海外銷售比例最高的,據悉,這兩個行業的企業有大約56%的銷售收入來自海外,而美國消費品業的海外收入比例僅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