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外商投資國際海運業管理規定

2007-10-1 10: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外商投資國際海運業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令2004年第1號 
現公布《外商投資國際海運業管理規定》,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交通部部長 張春賢 
              商務部部長 薄熙來 
              二OO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一條 為規范對外商在中國境內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從事國際海上運輸業務以及與國際海上運輸相關的輔助性經營業務的管理,保護中外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以下簡稱《海運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外商在中國境內投資經營國際海上運輸業務以及與國際海上運輸相關的輔助性經營業務(以下簡稱國際海運業),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和商務部及其授權的部門負責外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投資設立經營國際海運業的外商投資企業的審批和管理工作。 
  第四條 經交通部和商務部批準,允許外商采用以下形式投資經營國際海運業: 
  (一)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經營國際船舶運輸、國際船舶代理、國際船舶管理、國際海運貨物裝卸、國際海運集裝箱站和堆場業務; 
  (二)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經營國際海運貨物倉儲業務; 
  (三)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為投資者擁有或者經營的船舶提供日常業務服務。 
  第五條 設立外商投資國際船舶運輸企業,需符合如下條件: 
(一)有與經營國際海上運輸業務相適應的船舶,其中必須有中國籍船舶; 
(二)投入運營的船舶符合國家規定的海上交通安全技術標準; 
(三)有提單、客票或者多式聯運單證; 
(四)有具備交通部規定的從業資格的高級業務管理人員; 
(五)以中外合資或中外合作企業形式設立,外商的出資比例不得超過49%; 
(六)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由投資各方協商后由中方指定;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六條 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經營國際船舶運輸業務,應當首先根據《海運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海運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向交通部提出申請,經交通部許可后,申請人應根據國家外商投資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憑交通部的許可文件向商務部提交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文件,到商務部辦理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審批手續,取得《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 
  申請人應當持交通部的許可文件和商務部頒發的《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等有關文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外商投資國際船舶運輸企業依法設立后,申請人應當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的營業執照向交通部申領《國際船舶運輸經營許可證》,取得許可證書后方可從事國際船舶運輸經營活動。 
  第七條 設立外商投資國際船舶代理企業,需符合如下條件: 
(一)高級業務管理人員中至少2人具有3年以上從事國際海上運輸經營活動的經歷。高級業務管理人員是指具有中級或中級以上職稱、在國際海運企業或者國際海運輔助企業任部門經理以上職務的中國公民; 
(二)有固定的營業場所和必要的營業設施,包括具有同港口和海關等部門進行電子數據交換的能力; 
(三)以中外合資或中外合作企業形式設立,外商出資比例不得超過49%;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八條 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經營國際船舶代理業務,應當首先根據《海運條例》及《海運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向交通部提出申請,經交通部許可后,申請人應根據國家外商投資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憑交通部的許可文件向商務部提交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文件,到商務部辦理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審批手續,取得《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 
  申請人應當持交通部的許可文件和商務部頒發的《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等有關文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外商投資國際船舶代理企業依法設立后,申請人應當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的營業執照向交通部申領《國際船舶代理經營資格登記證》,取得資格登記證后方可從事國際船舶代理經營活動。 
  第九條 設立外商投資國際船舶管理企業,需具備下列條件: 
(一)高級業務管理人員中至少2人具有3年以上從事國際海上運輸經營活動的經歷; 
(二)有持有與所管理船舶種類和航區相適應的船長、輪機長適任證書的人員; 
(三)有與國際船舶管理業務相適應的設備、設施。 
  第十條 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經營國際船舶管理業務,應當根據《海運條例》及《海運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向交通部提出申請,經交通部許可后,申請人憑交通部的許可文件并提交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材料,根據國家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向企業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辦理《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 
  外商投資國際船舶管理企業依法設立后,申請人應當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的營業執照向企業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申領《國際海運輔助業經營資格登記證》,取得登記證書后方可從事國際船舶管理經營活動。 
  第十一條 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經營國際海運集裝箱站和堆場業務、國際海運貨物倉儲,應當根據《海運條例》及《海運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向交通部提出申請,經交通部許可后,申請人憑交通部的許可文件并提交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材料,根據國家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向企業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辦理《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 
  外商投資國際海運集裝箱站和堆場企業、國際海運貨物倉儲企業依法設立后,申請人應當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的營業執照向企業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申領《國際海運輔助業經營資格登記證》,取得登記證書后方可從事相關業務。 
  外商投資設立國際海運貨物裝卸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 對已經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申請增加經營國際海運或國際海運輔助性業務,應當按照本規定中設立相關外商投資國際海運企業的程序辦理相應手續。 
  已經設立的外商投資國際海運企業設立分支機構,應當按照有關外商投資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海運條例》及《海運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分別到交通部和商務部或其授權的部門辦理相應手續。 
  已經設立的外商投資國際海運企業的合營合同、公司章程中有關出資、股權結構、經營范圍等重要內容進行變更的,應當按照有關外商投資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到商務部或其授權部門辦理相關手續。變更《海運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規定事項的,應當向交通部備案。 
  第十三條 外國航運公司可以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為投資者擁有或者經營的船舶提供承攬貨物、代簽提單、代結運費、代簽服務合同等日常業務服務,其申請設立程序依照交通部與商務部聯合發布的外商獨資船務公司審批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 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經營無船承運業務,應依照《海運條例》及《海運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向交通部申請登記取得《無船承運業務經營資格登記證》,并依照外商投資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到商務部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五條 申請人向交通部提出申請,應當提交《海運條例》及《海運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材料;向商務部或其授權部門提出申請的,應向審批機關提交如下材料: 
  (一)申請書;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合營合同和合營公司章程(獨資企業只報送章程); 
  (四)投資者注冊登記證明文件及資信證明文件; 
  (五)擬設立企業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身份證明; 
  (六)法律、行政法規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十六條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投資者在中國其他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投資設立國際海運及其國際海運輔助企業,參照本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及其附件的有關規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允許香港和澳門的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獨資企業經營國際船舶管理、國際海運貨物倉儲、國際海運集裝箱站和堆場、無船承運業務;允許香港和澳門的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獨資船務公司,為其擁有或者經營的船舶提供攬貨、簽發提單、結算運費、簽訂服務合同等日常業務服務。 
  第十八條 本規定由交通部和商務部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本規定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首發子站: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商務之窗)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