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法國和德國等都提出了“物流一體化”的現代理論,應用于指導其物流發展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使他們的生產商、供應商和銷售商均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美國十幾年的經濟繁榮期即與該國重視物流一體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加強供應鏈管理,提高社會生產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水平是分不開的。
亞太物流聯盟主席、澳大利亞著名的物流專家指出,物流一體化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產品在有效的供應鏈內迅速移動,使參與各方的企業都能獲益,使整個社會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嚴格地說,所謂“物流一體化”就是以物流系統為核心的由生產企業、經由
物流企業、銷售企業直至消費者供應鏈的整體化和系統化。它是指物流業發展的一個高級和成熟的階段。只有當物流業高度發達,物流系統日趨完善,物流業成為社會生產鏈條的領導者和協調者,才能夠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務。
物流一體化的發展可分為三個層次:物流自身一體化、微觀物流一體化和宏觀物流一體化。
物流自身一體化是指物流系統的觀念逐漸確立,運輸、倉儲和其他物流要素趨向完備,子系統協調運作,系統化發展。
微觀物流一體化是指市場主體企業將物流提高到企業戰略的地位,并且出現了以物流戰略作為紐帶的企業聯盟。
宏觀物流一體化是指物流業發展到這樣的水平:物流業占到國家國民總產值的一定比例,處于社會經濟生活的主導地位。它使跨國公司從內部職能專業化和國際分工程度的提高中獲得規模經濟效益。
物流一體化是物流產業化的發展形式,它必須以第三方物流充分發育和完善為基礎。物流一體化的實質是一個物流管理的問題,即專業化物流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充分利用專業化物流設備、設施,發揮專業化物流運作的管理經驗,以取得整體最優的效果。同時,物流一體化的趨勢為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巨大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