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當前中國連鎖零售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2006-9-5 18: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4年底,中國取消了對外資商業的地域、數量、股權的限制,并且允許生產企業增加分銷業務,外資商業進入中國速度大大加快。2005年,商務部批準設立了1027家外資商業企業,合同利用外資金額18.16億元,開設店鋪1660個,營業面積468.34萬平方米。可以說,國內零售市場的“戰國時代”已經到來。這其中,連鎖零售業的競爭態勢尤其引人注目。
一、外資連鎖零售企業的優勢地位漸顯,內資連鎖零售業發展需要平等競爭的政策環境
近年來,隨著中國商業領域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外資商業企業紛紛登陸中國,并已完成從點到線再到面的戰略布局,內資連鎖零售企業正面臨外資企業的嚴峻挑戰。2005年,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連鎖百強名單中,外資企業上榜18家,比2004年增加6家,銷售規?傤~1439億元,占百強總銷售規模的20%。如果包括中外合資、合作、境外上市、國外資金注入內資企業等形式,則上榜企業共27家,在百強中銷售占比37%。比2001年(中國連鎖百強名單發布的第一年)上升了15個百分點。
外資連鎖零售企業在國內一些中心城市,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據統計,截至2005年底,上海市家樂福、麥德龍、沃爾瑪、歐尚、易初蓮花等9家外資大賣場在上海擁有67家門店,占上海大賣場總數的53%,零售額達163億元,占上海該業態零售總額的76%。國內某大型連鎖零售企業的董事長憂心忡忡地表示:“從目前來看,外資已經絕對控制了上海的大賣場”。
外資主要布局的業態是大賣場(hyper-market),其單店銷售額遠高于內資超市。據某內資大型連鎖零售企業的統計數據,2004年,家樂福在北京地區大賣場平均單店銷售額達4.19億元,而該企業北京地區大賣場平均單店銷售額是1.43億元。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目前連鎖零售企業平均利潤率僅為0.91%,連鎖超市百強的凈利潤率為1.32%,而外資連鎖超市平均利潤率為2.22%。
目前,商務部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來規范和促進國內零售業發展,如加強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提高國內流通企業競爭力、完善零售業預警機制、加強零售業人才培訓等。但是,面對外資如此強勁的擴張勢頭,如何從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角度出發,加強對于外資商業發展的調控,仍需進一步研究加強。筆者認為,首先,要從制止地方政府給予外資零售企業“超國民待遇”,公平內外資商業企業所得稅負,打消針對內資商業的地方保護主義等方面入手,給內外資零售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其次,應進一步加強對零售業發展狀況的指標監控,對于外資零售業造成的同業損害,要通過即將出臺的《反壟斷法》來防范。更進一步地,還應根據世貿組織規則建立我國服務業的產業保障體系,進行相關立法。
二、外資連鎖零售企業逐步實施全國范圍的優化布局,內資連鎖零售企業要進一步發揮在區域市場中的優勢
2005年,10家以大型超市為主要業態的外資企業共新增大型超市120家,以北京為中心,向東北、西北延伸;以廣州、深圳為中心,向西南延伸;在中部,沿長江延伸。與此同時,一些前幾年快速跨區域發展的內資企業,尤其是快速消費品零售企業,則正在進行調整,更加專注于重點區域的經營。
異地開店贏利能力較弱,是當前內資連鎖零售企業進行區域戰略調整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內資企業異地開店贏利能力主要是受以下因素制約:第一,異地開店需要一整套理解企業經營理念的經營管理人才,只有短短十幾年歷史而又快速發展的內資企業幾乎都面臨著專業人才匱乏的局面。第二,異地開店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支持,一個新的區域市場至少需要2至3年的培養期,內資企業在有限的資金實力下仍會在相當長時間內把主要精力放在沿海的大中型城市;第三,內資連鎖零售企業在商品采購、物流配送等管理環節方面的異地復制能力較弱,往往異地開店贏利能力大大弱于主戰場。第四,現階段內資零售企業大多是中央集權式管理,這種管理模式在異地經營管理中缺乏靈活性。
筆者認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區域市場上先做大做強,繼而穩步向其他區域推進,這是絕大部分內資連鎖零售企業的現實選擇;盲目擴張,只能在國內連鎖零售市場的競爭中早早敗下陣來。
三、內資連鎖零售企業要積極開拓農村市場,但其經營模式需要進一步探索
當前,連鎖超市在城市市場的發展空間仍比較大,大中型連鎖零售企業尚未開始大規模進入農村市場。目前,在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中進行試點的基本上是地方性連鎖企業和一部分小零售企業。外資零售企業雖然開始大舉進入國內三、四線的城市,但也尚未涉足農村市場。
從根本上看,零售企業是否或何時進入農村市場是企業根據市場經濟規律所做出的決策。目前,國內連鎖零售企業開拓農村市場的經營模式還有待進一步探索。筆者認為,從經營層面看,零售企業在進入農村市場時應關注如下問題。第一,目標市場的消費能力。只有具備一定消費水平的農民才能接受現代零售業態,所以,農村超市選址要首先考慮當地消費群體的構成。消費群體不僅應包括有務農收入的農民,還要有相當一部分能獲得固定工資收入的打工族。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查得出的數據顯示,農民人均收入達三千元以上的村,投資三萬元開一家農家店,兩年就可以收回投資。第二,連鎖零售企業在農村市場的經營布局。那些具備在區域內成片開辦超市的大中型連鎖零售企業,可考慮在具備經濟基礎的鄉、鎮、村分別以大型店、中型店和便利超市相結合的布局開店,從而降低物流成本、管理成本和資訊成本。第三,商品配置要有自己的特色,既要保證商品質量的可靠、安全,又要符合農民的消費層次?啥ㄎ挥诙、三線的品牌商品和企業自主開發的自主品牌商品。商品品項可包括:食用油和部分調味品(米、面在農村不會有市場),休閑食品,洗化用品,小品牌的服裝、針織品和其他百貨類產品。
四、內資連鎖零售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處理好與供應商的關系
隨著中國零售業市場競爭加劇和集中度進一步加強,工商矛盾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仍難化解。在供應鏈效率既定的情況下,工商作為供應鏈的上下游其利潤是此消彼長的競爭關系,當前工商矛盾的焦點——贊返費用和帳期正是零售商不可或缺的利潤來源,F代零售業態正日益成為最為重要和最具發展潛力的分銷渠道,今后一段時期內連鎖零售商的強勢地位還將進一步增強,隨著零售商的談判能力的增強,中小供應商只能適者生存。外資零售企業在于本土供應商合作中的強勢地位自不待言,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無論連鎖零售企業的天性還是中國連鎖零售企業應對外資零售企業的客觀需要,都決定著國內的連鎖零售企業也將不斷做大做強,工商關系要從競爭走向合作共贏還將經歷一個較長的時期。在此過程中,政府既要培育有實力的大型民族零售企業,又要通過制定、完善《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來保護廣大中小供貨商和中小型零售商的權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