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權威論點
2006-9-28 10: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離不開流通的現代化,而流通的現代化離不開物流的現代化,物流的現代化應當與國民經濟的現代化協調發展:
論點之一
物流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宏觀物流與微觀物流。宏觀物流亦稱社會物流,即社會再生產各過程之間、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以及國與國之間的實物流通。具體可以分為:①初級產品物流;②中間產品物流;③最終產品物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商品貨物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業之間的交換關系越來越復雜,社會物流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宏觀物流的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效益。微觀物流也稱企業物流,具體講,可分為:①供應物流;②生產物流;③銷售物流;④回收物流;⑤廢棄物物流等。微觀物流的狀況如何,直接影響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
物流過去一般指產品出廠后的包裝、運輸、裝卸、倉儲,而現在提出了物流的系統化或叫總體物流、綜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諸實施,使物流向兩頭延伸并增加了新的內涵;使社會物流與企業物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采購物流開始,經過生產物流,再進入銷售物流,經過包裝、運輸、倉儲、裝卸、加工配送到達消費者手中,最后還有回收物流,可以這樣講,現代物流包含產品從生到死的整個物理性的流通全過程,即通過統籌協調、合理規劃,控制整個商品的流動,以達到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同時滿足用戶需求不斷變化的客觀要求,物流系統也就成了一個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社會系統,因此物流的系統化是一個國家流通現代化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物流的系統化可以大大節約流通費用,提高流通的效率與效益,從而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質量與效益。
論點之二
傳統的觀點認為交通運輸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高度發展,各種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和市場競爭程度日益增加,人們對這一傳統觀點的認識發生了變化。近些年來,物流管理與物流技術在工業發達國家得到了廣泛的承認、應用和發展。人們已經認識到,包含交通運輸及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諸環節的物流系統,已成為國家經濟在高起點上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現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術在物流系統中的廣泛應用,物流行業已成為適合于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之一。
我們必須用一種新的思維與觀念,從整個物流系統的角度來看待和探討中國生產、流通、消費等社會經濟活動的發展。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經濟活動中生產和流通被當作兩個彼此隔絕的要素,運輸也被分割成許多不能有機聯系的過程。現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這種模式已經發生變化,相互之間的界限開始逐漸被打破。生產與消費,以及將兩者緊密聯系起來的流通等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將被“物流”綜合在一起,形成為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客戶要求為宗旨、獲取系統總效益最優化的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新興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