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基本功能物流作為一個系統由若干子系統構成,物流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援活動,如果把基本活動看作是縱向型活動的話,支援活動則屬于橫向型活動。前者包括運輸、保管、裝卸、包裝以及物流基礎設施活動等,后者指流通加工和信息活動。以上的劃分側重于物流基本功能,特別是物流作業功能的描述。
事實上,現代物流概念更強調的是其管理屬性,通過對物流各個環節和要素的系統化、集成化管理,提高物流能力和物流服務水平,同時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從這個角度看,對于貨主企業來說,現代物流是一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高效率、高度化的后勤保障系統。根據美國學者對物流(Logistics)活動的定義對于現代物流的理解,將物流活動概括為以下16項內容:
1.客戶服務管理:掌握客戶的需求動態,根據客戶的要求和企業營銷戰略,確定顧客服務水準,及時提供物流服務。
2.需求預測:需求預測是對生產、裝運、銷售等方面有可能產生的流量的一種預示或估計。
3.物流信息交換:物流信息在相關部門之間的流動傳遞,是提高物流作業效率,實現物流系統化的關鍵環節。
4.庫存控制:在保障供應的前提下,使庫存物品的數量最少所進行的有效管理的技術經濟措施。庫存控制是建立在對市場的科學預測基礎之上的。庫存控制是物流管理的核心。
5.物料裝卸搬運:在物流的過程中,于保管和運輸兩端場所對物料進行的裝車、卸車、移動、取貨、分揀等作業活動。
6.訂單處理:接受訂貨信息,按照訂單組織進貨。
7.售后服務:為已售出產品提供配件服務以及維修服務。
8.工廠和倉庫布局:根據物流合理化的要求,確定物流節點的數量和位置。工廠(包括商店等)和倉庫(包括配送中心等)的位置及其數量直接關系到物流網絡的基本格局,影響到物流的走向,物流的流量等。
9.物資采購:主要是指根據生產經營計劃和庫存狀況,向供應商下定單補充庫存。
10.工業包裝:為保證物流過程中貨物不發生損壞,便于運輸和保管進行的包裝活動,也稱之為運輸包裝和物流包裝。
11.退貨處理:將不合格貨物和多余貨物退還給供貨部門的活動。
12.廢棄物處理:物流過程中的廢棄物的回收活動。
13.運輸:運輸是物流的主要功能,是實現物資空間位移。合理安排運輸,充分利用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實現門到門的多式聯運,對運輸過程進行實時控制(GPS、貨物跟蹤系統、往返貨物配載系統等),開展集裝運輸等是現代物流在運輸領域的重要特征。
14.倉庫管理和保管:對倉庫內的入出庫、裝卸等作業活動實施的管理活動以及對庫內物料進行妥善保管的相關作業活動。
15.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領域從事的簡單生產活動,流通加工不改變商品的基本形態和功能,只是完善商品的使用功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價值。
16.配送:配送屬于由末端物流節點向最終用戶的進行貨物運輸活動,具有小批量、多品種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