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現有物流服務還不能滿足客戶的緊迫的需求,同時在合作關系上還普遍存在著信任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依賴于雙方物流觀念上的轉變和合作方式的創新。對于非物流企業講,需要以一種全新的角度來看待第三方物流服務。
第三方物流是客戶的戰略同盟者,而非一般的買賣對象。第三方物流企業在物流領域扮演的是客戶戰略同盟者的角色。在服務內容上,它為客戶提供的不僅僅是一次性的運輸或配送服務,而是一種具有長期契約性質的綜合物流服務,最終職能是保證客戶物流體系的高效運作和不斷優化供應鏈管理。從這個角度來看,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其說是一個專業物流公司,不如說是客戶的一個專職物流部門,只是這個“物流部門”更具有專業優勢和管理經驗。
與傳統運輸企業相比,第三方物流的服務范圍不僅僅限于運輸、倉儲業務,它更加注重客戶物流體系的整體運作效率與效益,供應鏈的管理與不斷優化是它的核心服務內容,它的業務深深地觸及到客戶企業銷售計劃、庫存管理、訂貨計劃、生產計劃等整個生產經營過程,遠遠超越了與客戶一般意義上的買賣關系,而是緊密地結合成一體,形成了一種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從長遠看,第三方物流的服務領域還將進一步擴展,甚至會成為客戶銷售體系的一部分,它的生存與發展必將與客戶企業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西方的物流理論中非常強調“相互依賴”關系,也就是說一個企業的迅速發展光靠自身的資源、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尋找戰略合作伙伴,通過同盟的力量獲得競爭優勢。而第三方物流扮演的就是這種同盟者的職能,與客戶形成的是相互依賴的市場共生關系。
第三方物流是客戶的戰略投資人,也是風險承擔者。第三方物流公司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經濟效益,更確切地說它是以一種投資人的身份為客戶服務的,這是它身為戰略同盟者的一個典型特點。比如,為了適應客戶的需要,第三方物流公司往往自行投資或合資為客戶建造現代化的專用倉庫、個性化的信息系統,以及特種運輸設備等。這種投資少則幾萬元,多則幾百萬元、上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直接為客戶節省了大量的建設費用,而這種投資的風險必然也由其自身承擔。所以,第三方物流服務本身就是一種長期投資,這種投資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客戶業務量的增長,這就形成了雙方利益一體化的基礎。同時,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法人企業作為戰略投資人已經成為一類重要的資本市場投資主體,在業務關系上的緊密性為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客戶在資本市場上的合作創造了難得的條件。可以預見雙方在股權、資本上的融合將更加緊密,第三方物流戰略投資人的性質將更加明顯。
利益一體化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基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從哪里來?從本質上講,來源于現代物流管理科學的推廣所產生的新價值,也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第三利潤”的源泉。以美國為例,1980年全美企業存貨成本總和占GNP的29%,由于物流管理中零庫存控制的實施,到1992年這一比例下降到19%,2000年下降到10%以下,兩次幾乎都是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可以說這種庫存成本的節約就是物流科學創造的新價值,這種新價值是第三方物流與客戶共同分享的,這就是利益一體化,這就是我們強調的“雙贏”。所以,與傳統的運輸服務相比,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利潤來源與客戶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并不是一方多賺一分錢,另一方就少賺一分錢的傳統交易方式。與運輸企業相比,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利潤來源不是來自運費、倉儲費用等直接收入,不是以客戶的成本性支出為代價的,而是來源于與客戶一起在物流領域創造的新價值,為客戶節約的物流成本越多,利潤率就越高,這與傳統的經營方式有本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