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省政府近日出臺的《關于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若干意見》提出,加速推進海峽西岸港口群建設,依托工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臺商投資區等,發展需要通過港口大進大出的造船、石化、汽車、冶金、漿紙及木材加工、能源等產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臨港重化工業集群。
福建海域大于陸域,大陸海岸線曲折延綿3324公里,港灣眾多,深水岸線資源豐富,可開發建設20萬噸級以上大型深水港的岸線共23處、47公里,可建設20萬噸級以上深水港口泊位80個,其中50萬噸級17個。《若干意見》提出,到2010年,爭取建成
廈門、
福州2個億噸大港,全省港口年貨物吞吐量達3億噸以上,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1200萬標箱,形成規;I化、信息化的海峽西岸港口群。
福建加快建設臨港重化工業體系的主要目標和措施是:
力促船舶修造業跨越式發展,建設東南沿海修造船中心。以馬尾造船、廈船重工為龍頭,建立契合國際船舶市場需求的產品結構:加快
泉州船廠30萬噸級修造船項目建設。
不斷延伸石化產業鏈,形成具有較強區域競爭優勢的東南沿海石化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湄洲灣、廈門海滄兩個石化基地和福州江陰精細化工園區,重點發展聚烯烴、芳烴、有機化工等石化中上游產品及其后加工、精細化工產品。
提高汽車工業競爭力。以東南汽車、廈門金龍為龍頭,加快建設福州青口汽車城和廈門汽車城,推進有競爭力的整車和重要零部件、系列配套產品的開發:加快推進與國內外大型汽車集團的戰略聯合。
加快發展臨港冶金產業。推動省內鋼鐵骨干企業的聯合重組和對外合作,推進臨港大型冶金項目布點建設,優化鋼鐵產業結構﹔積極穩妥發展銅產業,推進鋁、鎢等有色金屬行業向精深加工發展。
推進林產加工業發展,形成全國木漿生產基地。依托
莆田進口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和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建立全國進口原木集散中心和貿易加工中心:積極推進沿海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建設。
積極發展臨港能源業。進一步推進大型港口火電廠、LNG氣電一體化項目和核電站的布局、建設,「十一五」期間爭取新增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