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隨著三峽五級船閘完建工程正式開始,運行了3年多的三峽船閘南線暫時關閉,三峽船閘雙線改單線運行,北線船閘開始獨立承擔起三峽通航的重任。
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副局長計玉健說,北線船閘單線運行后,三峽通航能力將下降6成,在今后一年的施工期,長江通航面臨諸多考驗。有關各方將合理調度船舶過閘,有效引導客貨分流,以緩解三峽通航壓力。按照國家發改委、交通部部署,三峽船閘完建施工期間,過閘煤船將實行限量通行,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按每日18至23艘次、2.9萬噸以內的標準,控制煤炭運輸總量。
目前,三峽過閘船舶煤炭年運量約2000萬噸,占下行貨運總量的79%,三峽船閘單線運行后,年通過煤炭運量只有1000萬噸左右,下降近一半。
裝運煤炭船舶必須憑國家發改委統一印制的通行證過閘,過閘通行證單航次有效,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負責回收通行證,按規定上交國家發改委核銷。
展望未來,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金義華說,三峽船閘完建施工結束后,隨著三峽水庫最終蓄水至175米,庫區的航運條件將大大改善,長江航運能力將超過密西西比河等世界著名大江大河,躍居世界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萬噸級船隊從
武漢直達
重慶的宏偉藍圖實現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