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汽車行業為降低作業成本,減少投資,將資源集中配置在核心事業上,更多的汽車制造企業傾向于把零部件生產功能和物流配送功能從制造企業中剝離出來,把物流管理的部分功能委托給第三方物流系統管理。
在此背景下,汽車制造業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應運而生并逐步發展壯大,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態勢。但在繁榮背后汽車制造業第三方物流業存在的許多問題已日益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障礙。能否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物流行業的前途,也直接影響到汽車制造業的發展。
一、第三方汽車物流業危機
1.劣質企業擾亂市場秩序
中國國內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剛起步,市場上小企業數之不盡,造成市場競爭環境混亂。成本的畸形降低使得某些不規范經營的劣質物流企業可以在拓展市場時給出很低的報價。很多物流需求企業出于成本的考慮,在外包物流業務時將價格一壓再壓。這就使得一些劣質物流企業有機可乘,在價格戰中將優質物流企業打敗,擾亂了汽車物流業的市場秩序。
2.油價沖擊粗放經營模式
油價一漲再漲,對物流企業尤其運輸型物流企業形成了很大沖擊,一些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業難以為繼,已被淘汰。
據統計,目前物流成本中55%為運輸成本,而油耗占了其中的1/3。目前汽車制造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毛利率已經處于微利狀態,有的甚至只有幾個點,利潤被油價吃掉兩成。針對這種現狀,我國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來緩解油價上漲帶來的壓力。
據悉,有些省市已實施了運輸價格與成品油價格聯動的機制,同時建立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的補貼機制。必要時將征收燃油附加費,以消化油價上漲帶來的影響。但企業要順利闖過油價關,更須在優化內部結構、改變粗放的經營模式、增強自身實力上下苦功。
二、第三方汽車物流業改革之路
1.行業整合
盡管第三方汽車物流是發展趨勢,但條塊分割、自成體系、自我服務、“小而全”及“肥水不外流”的觀念,不僅增加了汽車物流成本,也制約了汽車物流服務的社會化進程,因此行業洗牌不可避免。
汽車制造業日益強調通過“及時配送”降低庫存水平的重要性,對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資金薄弱、網絡覆蓋面小的物流企業在競爭中是沒有優勢的,物流企業只有通過規模效應才能獲得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
目前我國不少大型物流企業在合資合作方面已邁開實質性步伐,但中小物流企業的合作聯盟雖然聲勢浩大,但鮮有實質性進展,一談到具體投資和操作,就變得躊躇不前。隨著物流業尤其是汽車物流業競爭的加劇,如果中小企業不選擇主動合作,屆時就只能被動地接受市場的淘汰,因為并不是所有的物流企業都能夠幸運到被高價收購。不管汽車物流企業是主動還是被動,行業間的洗牌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與其被動“等死”不如主動出擊,謀取長遠發展之路。
2.精細化管理
現代物流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勢在必行,以達到與客戶企業雙贏的終極目標。第三方物流企業管理要求摒棄傳統物流業的“家長式”或是“家族式”的粗放管理模式,以降低客戶物流成本為己任,無論是對于資產性還是非資產性物流企業而言,信息系統的構筑都顯得至關重要。例如電子商務的出現,網上支付使得交易可以超時域和跨地域進行,實物的投遞卻必須在網下完成,沒有物流業的并肩作戰,便捷的網上訂購將成泡沫。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物流一體化做支撐,依客戶業務流程而量身打造的信息系統將作為與客戶端無縫對接的不可或缺的組件。除此之外,我國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要獲得發展,還需要汽車生產商轉變觀念,打破現有自產自銷運作模式,并認識到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能給其提供超值物流服務。
總之,在能源日益短缺、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我國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面臨高效率、高質量、專業化、國際化等多種挑戰,要注重開源節流,優化內部結構,充分利用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技術,降低物流成本,增強自身競爭力,才能生存并不斷成長壯大。
上一篇:物流中心的規劃設計及其有關問題
下一篇:E R P及供應鏈管理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