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來自
臨沂市的100多家
物流企業和政府官員坐在一起,現代物流協會——一個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由各相關組織和單位與各種經濟成分的工商物流企業自愿組成的地方性行業組織從此誕生。
“臨沂市現代物流協會的成立,意味著小的、無證的物流企業面臨考驗,成規模的大物流企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一位與會人士說,“臨沂確實需要成立一個物流協會。”
另外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物流協會的成立將導致臨沂市物流行業重新洗牌。
成立物流協會是順勢之舉
“現代物流協會的成立,適應了經濟的發展需要,順應了廣大物流企業的呼聲。”市政府副市長慕增利在成立大會上說,此舉對于加快臨沂由傳統商貿大市向現代物流強市轉變,乃至全市經濟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代物流泛指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到終點及相關住處有效流動的全過程,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包裝、整理、配送、信息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全方位、一體化綜合性服務。協會首任會長李倫玉對此深有體會地說,協會的成立,意在讓所有的物流企業團結起來,共同打造“大臨沂、新臨沂”的物流品牌。
今年8月10日,市經貿委主任宋法亮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臨沂是位居淮海經濟區中心地域的新型商貿城市,面對激烈的商貿市場競爭,十數年如一日地將臨沂批發商城的地位保持在了全國第三位的地位上。究其原因,是現代物流對商城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鼎力支撐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數字顯示,2004年臨沂市物流市場總容量達到了180億元人民幣,物流總額接近1500億元,物流相關行業占全市GDP的19%。
據了解,2002年以來,澳龍、華藥、香江、魯信等4大外資企業攜資300億元大舉進軍臨沂,揮大手筆在臨沂市相繼建起了澳龍國際物流城、
香港華藥物流城、香江物流城、魯信鋼鐵
物流園區等一批現代商貿物流平臺。一大批科技物流公司,以區域配送為主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迅速崛起——實際上,現代大商貿物流城的基本框架正在臨沂悄然形成。
宋法亮指出,臨沂的第三方物流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以綜合物流服務為主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立晨物流、中郵物流、臨沂交運集團、蘭田物流、榮慶物流、開元物流等物流公司已初具規模;以提供行業專業化服務為主的金鑼物流、國人西服物流、紅日物流、康源物流、九州物流、雙豐物流等物流企業和中心也發展迅速;以提供綜合第三方物流區域配送服務為主的安信物流、順安達物流、國威物流、快直運物流、報業物流也漸成大器;澳龍、華藥、香江、魯信則為臨沂的商貿物流搭起了物流綜合服務的平臺;雙豐科技物流、蘭田物流信息中心、澳龍鐵通物流信息中心、立晨物流信息中心、交運物流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為臨沂市的商貿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基礎性的信息服務。
可以預見的是,現代商貿物流城的客觀形成,為實現臨沂市向現代物流強市的邁進打下了堅實的軟件和硬件基礎。第三方商貿物流,則是臨沂物流的特色。
遵循規律的才是好的
新成立的臨沂現代物流協會的副會長、順安達物流的負責人董西軍每天都很忙碌。
“(整個物流市場)有點亂。”董西軍說,“不過,剛剛開始都是這樣的,逐步規范以后就好了。”
有關業內人士甚至總結出了目前臨沂物流市場的幾點亂象:無證經營者太多,裝卸工、建筑工,擺個小桌子,扯上部電話,就開始物流了!
這樣的“物流企業”的危險性將逐步顯現:一開始的時候,兩天不要錢,三天不要錢,用后來收的款抵先前款,漏洞越來越大,最后的結果就是,關門跑了,千家萬戶的貨主被殃及。
這位業內人士同時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正規的企業每件貨收2元,而為了招徠客戶,黑門頭一開始每件收1元。黑門頭一天收100件貨收入100元,而車費就用了500元,虧損400元,再加上房租、人工、電話費等等,損失就在600元以上,這些損失的錢都將用后來的代收款頂。惡性循環下來,收足一部分款之后就跑掉成為必然,這也是為什么經常發生“貨運企業卷款逃跑”現象的經濟學解讀。
“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物流的一些特征,但距離真正的現代物流還有一定的距離。”市交通局一位研究物流行業的專家表示,臨沂物流現在正處于一個發展的初級階段,也是一個由傳統道路運輸業向現代物流轉型、提升的重要時期。
專家稱,之所以出現距離,這是由臨沂的商貿城市、商貿集散地的特征和臨沂經濟發展結構調整決定的。
根據記者從市現代物流協會了解到的信息,協會的成立,將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與自律。
“由于臨沂市物流業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物流企業一哄而起、盲目上馬、重復建設、無序競爭、市場紊亂、誠信度不高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影響了臨沂市物流業的健康發展。”市物流協會一位人士說。
據了解,目前臨沂物流的經營方式還是粗放式的、傳統的、單一的模式,有的僅僅就是“為貨找車、為車找貨”的貨運信息配載,全方位的物流服務體系還未形成。城區幾個大的貨運站場,都緊靠臨沂西郊批發市場,站場內外配貨車輛擁擠,不僅影響了交通秩序和人文環境,而且限制了物流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毫無疑問,目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批發市場的搬遷是適應臨沂物流發展需要的有效途徑,這一點,位于西部的澳龍物流深有體會。
澳龍的一位管理人士6日向記者透露,他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澳龍究竟是以市場發展物流,還是以物流培育市場?
但如何規劃新形成的物流園區和整合物流資源實現臨沂物流發展最優化的問題,值得探討。為此有專家斷言,“只有遵循了物流發展規律的,才是好的!”
打造“中國臨沂,物流天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參加了臨沂現代物流協會成立大會。
“臨沂物流發展要與臨沂的產業結構發展和經濟實力結合起來!”丁俊發說,臨沂必須根據自己經濟的特色發展物流。
丁俊發研究過臨沂的批發市場。他說,臨沂批發市場是臨沂的特色,名氣很大。改造提升的任務也很重。他建議,要用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等,以現代流通方式加以提升。
資料顯示,“十五”以來,臨沂市物流相關行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按現行的統計口徑計算,物流相關行業主要包括交通運輸、郵政、電信、倉儲、包裝、批發和零售等行業)。2003年,全市物流相關行業增加值達到161.32億元,比2002年凈增21.62億元,同比增長15.48%,物流相關行業占全市GDP的比重2003年為19.33%,這標志著,物流業已經逐步發展成為臨沂市重要的支柱產業。
市經貿委提供的《臨沂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討論稿)對臨沂未來的物流做了大致描述:
——到2010年,基本建成東西兩大綜合物流園區和一批特色專業物流中心,基本形成現代物流網絡的基本框架,基本建成高效、便捷、與國際接軌的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物流為主的市場主體。
——到2020年,第三方物流增加值占全市物流業增加值的比重持續上升,力爭達到40%以上;企業物流運作效率穩步提高,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持續下降,力爭達到發達國家目前10%左右的水平。形成國內外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重要節點,成為重要的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
臨沂物流,路在何方?
日前,市運輸管理處主任王君師在一篇論文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打破條塊分割的傳統管理格局。在物流發展上以物流企業為主體,企業自主發展,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
其次,物流發展的規劃布局一定要和整個城市發展規劃和交通發展規劃相協調,與經濟結構變化相協調,做到科學規劃,超前預見。
最后,建立良性企業運作機制。
采訪中,市委黨校王春玲老師認為,要提高對流通產業重要性的認識,出路在于要加快由傳統批發業向現代物流業的提升。此外她還提出,要營造出一個寬松、公平的發展環境。
新當選的現代物流協會會長李倫玉也提出,物流協會成立后,通過廣泛有效的工作,參與發展規劃的調研與制定,展開多方面的咨詢和協調服務,引導企業改變傳統物流管理方式,樹立現代物流新理念,建立現代物流新業態,優化企業供應鏈,整合社會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規范物流行業的行為,促進臨沂市由傳統的商貿大市向現代物流強市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