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
成都海關獲悉,海關總署下發通知,決定在全國推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成都海關昨表示,從今天起,成都海關和
上海等11個長江流域的海關試行該模式,川企進出口貨物可在成都海關任一關區申報,然后到上海、
南京、
杭州、
寧波等11個海關關區進行驗放,此舉可以使部分進出口貨物的通關時間由原來的至少1~2天縮至最快僅30分鐘。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不僅可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還將使省內外向型企業的口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助推成都乃至四川外向型經濟發展。
高速通關 最快只需半小時
成都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是指符合海關規定條件、守法水平較高的企業,在其貨物進出口時,可以自主選擇向其屬地海關申報納稅,在貨物實際進出境地海關辦理貨物驗放手續的一種通關方式,它成功融合了無紙通關、網上支付、便捷通關、電子賬冊等便利通關措施,猶如銀行的“通存通兌”,將港口功能延伸到內地,打破地區間現有的關區限制。
據介紹,這種不同屬地的企業跨關區申報、驗放,給企業帶來的便利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報關手續更簡便。在原通關模式下,企業在屬地海關和口岸海關要辦理兩次申報手續,現在手續減至一次,海關監管不阻斷企業物流,更符合現代物流要求。二是報關費用減少,通關成本降低,企業在屬地海關申報比在口岸委托代理報關節省大量通訊、差旅、倉儲費用。
此外,選擇“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的企業,除了可在屬地海關申報,口岸海關辦理驗放、提貨或裝貨手續外,還可以自主選擇運輸工具、運輸線路和運輸時間,不再受強制使用價格較高的海關監管車輛的局限。新的通關模式,基本可以實現當天申報當天驗放的通關目標,部分進出口貨物在口岸的通關時間將由原來模式下至少1~2天縮至最快僅需30分鐘。
只要企業信譽好就可申請
據成都海關監管通關處孫啟木梁副處長介紹,此次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針對所有具有良好守法記錄、信譽好的A類企業。目前四川A類企業有104家。其他具有良好守法記錄、信譽好的企業也可以申請此類通關模式。
根據成都海關和上海、南京、寧波等長江流域11個海關的協商,從今天開始,成都海關關區內的企業可以在屬地關區申報,然后就可以在11個海關便利轉關和驗放。據介紹,四川進出口貨物總值的60%是通過上海海關進出的。目前成都海關還正在與
天津、
連云港等海關協商此類通關模式。此前,試行成都海關到
廣州新白云機場海關“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的企業國內物流,將節約70%的時間,節約30%的費用,一個大企業的通關成本一年可直接節約近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