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全球采購的需要 中國企業要走出五大誤區
2006-8-30 20: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些跨國公司的采購經理指出,很多中國企業有好產品,但總是固守一些“老習慣”,不愿意主動適應全球采購規律,最終放棄了與國際規則對接的機會,錯失全球采購機遇。要與跨國公司建立長期合作機遇,真正與其對接,供應商還需要走出諸多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一:提供公司資料就會泄密。跨國公司如果愿意與某家供應商商談合作,要先簽署保密協定,保證雙方秘密不泄漏,同時也要保證這些資料的準確性。但許多中國企業以這些資料是公司核心機密為由,不愿意提供,或者為了防止“泄密”,“改頭換面”之后才提供給采購商,直接妨礙了雙方的進一步合作。
誤區二:有了質量認證書就拿到了國際市場通行證。很多中國企業拿到質量認證書后,就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能夠提供令跨國公司滿意的產品。跨國公司肯定不敢與這樣的供應商合作。
誤區三:不愿意結合艘管理改造。在全球采購中,采購商一旦選定了供應商,會將其當作自身的一部份,實施全方位管理改造,確保這家供應商能夠長期持續穩定地發展。跨國公司已經普遍通過電子商務進行全球采購,而許多中國企業根本沒有真正重視,電子郵箱形同虛設,無法進行商務往來。
誤區四:為獲取信任,多說“沒問題”,一些企業負責人有“家丑不外揚”的心理,不愿意承認自己的不足。也有些企業負責人走另一個極端,在采購商面前過于謙虛謹慎。
誤區五:產品有質量問題可在下次補償。這是落后的質量意識。在全球采購鏈條中,各個節點環環相扣,相互關聯,如果交到國外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采購商將遭受運費、倉儲和關稅等巨大損失,甚至造成其生產線中斷,這不是捕獲所能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