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上海市場6年之久的百佳超市,27日重返上海市場。
作為李嘉誠
香港和記黃埔旗下最大的超市品牌,其與“和黃”旗下另一零售品牌屈臣氏的商品配送,大部分來自于和黃在南方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隨著3年內上海將出現8-10家百佳超市,和黃將在滬建大型物流中心事宜也提上了議事日程。
擴大本地采購保低價
在香港,百佳擁有200多家門店,占據當地約4成的市場份額。談及當時撤離上海的原因,百佳超市有關人士表示,除了政策因素外,過去的百佳超市面積大多為1000平方米,小面積難與一些大賣場相抗衡。而且進口商品比例較高也導致了整體價格過高,使上海消費者難以接受。
為降低新百佳超市內的商品價格,百佳可謂動足腦筋。除了擴大本地化采購的比例外,還引入了自有品牌商品。
記者還獲悉,百佳的物流后盾為和記黃埔與全球第七大物流商英國天美百達物流(Tibbett&Britten)在內地成立的“和黃天百”,世界著名的零售商如沃爾瑪、家樂福、泰斯科(Tesco)等都是該公司的客戶。
目前上海該家百佳超市和在滬屈臣氏門店的大部分商品的配送,均由設在南方的“和黃天白”進行配送。
計劃在滬開10家超市
“該家旗艦店,是百佳以上海為中心拓展華東業務的戰略基地。”百佳超市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馮硯祖透露說,在未來3年內,百佳還計劃在上海再開8-10家超市。
據悉,和黃在上海擁有十幾處商業物業,其中部分可能成為新百佳超市的選址處。
不過,目前上海賣場競爭相當激烈,物流配送將是制勝關鍵。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和黃也擬在上海建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
1994年,百佳曾是首家進入上海的外資連鎖超市,規模最高時達到21家門店。
2000年,由于當時政策不允許外資增加注冊資本金,百佳由此陷入窘境,最后撤離上海。旗下門店則以“一元錢”的象征性價格,轉讓給荷蘭阿霍德公司投資的頂頂鮮超市。重返上海的百佳新店,選址靠近五角場的國和路,面積1.3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