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省政府近日出臺的《關于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10年,爭取建成
廈門、
福州2個億噸大港,全省港口年貨物吞吐量達3億噸以上,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1200萬標箱,形成規模化、專業化、信息化的海峽西岸港口群。
據省統計局統計,去年福建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億噸,其中集裝箱492.5萬標箱,分別增長23.8%和15.7%。
《若干意見》提出,按照全省沿海港口布局發展規劃和各港口總體規劃,加快廈門國際航運樞紐港、福州和湄洲灣(南、北岸)主樞紐港、
寧德港和
漳州古雷港等建設開發,推進港口及配套設施建設;積極發展與國際航運相配套的貿易、金融、船舶租賃、船舶燃油、淡水、物料等供應服務和海事、海商法律服務,提高港口綜合服務功能;支持大型臨港產業項目配套建設專用泊位,吸引、鼓勵國際大型航運、
物流企業和內陸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型企業等社會資金投資經營碼頭、航運設施;加強深水航道等公共設施的建設維護,營造良好的港口發展環境;爭取國家布點建設石油戰略儲備基地、煤炭中轉基地,促進大型集裝箱、油氣化工、煤炭和礦石四大港口運輸系統建設。
福建大陸海岸線長3324公里,可開發建設20萬噸級以上大型深水港的岸線共23處、47公里,可建設20萬噸級以上深水港口泊位80個,其中50萬噸級17個,深水岸線開發潛力巨大。省政府今年7月印發《大型深水港保護與開發方案》,規劃在三都澳、羅源灣、興化灣、湄洲灣、廈門灣和東山灣六大深水港建設50萬噸級超大型深水泊位岸線3處、20萬-30萬噸級大型深水泊位岸線18處和大型修造船基地2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