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企加速在國內發展,國企以規模化與之抗衡
世界一流印刷企業正以絕對控股、新建獨資生產企業和控股公司、兼并收購中國優勢企業等方式,加速其在中國的發展。國內彩印企業意識到了危機和巨大的機遇,也采用各種方式擴大產業規模,并向行業邊際化領域發展。
如Alcan控股VAW(寶柏為其在中國的子公司),寶柏繼成功收購
北京商標三廠后,又成功入主四川青羊 ;北人印機整體兼并陜西印機;
上海印包收購日本秋山印機,有幾家企業有大的采購行動正在進行。日本東洋、德國漢高,也正投巨資在上海辦生產廠。國內領軍企業如上海紫江、
連云港中金也在擴大產業規模,組建航空母艦。在
成都佛山塑料集團投資2.2億元組建成都東盛;中達集團投資5.8億元成立四川中達;江蘇雙良建設雙良工業園。如此集中的、高密度的擴張,在國內軟包裝行業是從未有過的,必將提高國內軟包裝企業整體水平,同時也會使競爭加劇。
二、藥用包裝材料成為新的競爭焦點
在發達國家,醫藥包裝占藥品價值的30% ,而我國尚不足10%。而且來自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調查表明,當前我國藥品包裝行業整體水平不高,檔次偏低。據專家預測,今后5年將是我國醫藥包裝行業快速發展的時期。國內企業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利益,紛紛投巨資建設GMP車間,進入藥包市場。僅近兩年新建成的GMP生產車間已超過15個,這還不包括江陰申達、上海紫江的藥包項目。2003年
無錫環宇又投資2680萬美元,建設年產2.5萬噸的藥品包裝材料生產企業。隨著這些實力企業項目的投產,必將在近兩年內打破多年來相對穩定的藥包材料市場份額,并會迅速提高我國藥包材料整體生產水平。
三、網絡技術應用使軟包裝企業進入第二次創業
軟塑行業為典型的連續型加工性企業,有許多獨特之處,如生產自動化水平較高、一些管理參數必須現場采集、庫存管理多批次、多計量單位等,一般通用的軟件系統不能應用于軟塑行業的生產管理。濱田、紫丹、盛科在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建設軟塑企業管理信息化網絡系統,其目標是建立敏捷的供應鏈系統,實施精益的生產方式,建立全面成本管理系統。企業整體發展戰略不僅是購買軟件,還包括軟件及技術所體現的先進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模式,為軟塑企業提供一個全新的管理平臺。雖不能指望它徹底解決我國目前軟塑企業存在的最突出的矛盾一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與落后的生產管理方式,但它提供了一個現代化的手段。
四、環保粘合劑的推廣遇到極大的阻力
2002年是概念紛起的一年,尤其在環保大潮沖擊的背景下,使以干式復合為主的國內軟包裝企業認識到了變革的緊迫性。在國外企業的倡導下,國內企業對水性聚氨酯粘合劑和醇溶性聚氨酯粘合劑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由于水性和醇溶性聚氨酯粘合劑本身操作性和使用性能存在的缺陷,便環保粘合劑的推廣工作遇到極大的阻力。水性聚氨酯粘合劑尚未得到市場接受,醇溶性聚氨酯粘合劑在華東、華北、東北地區的銷量明顯減少。環保粘合劑企業應改變策略,使其產品更適合中國的設備、市場及管理條件。國內企業推出的低殘留聚氨酯粘合劑持續暢銷,也印證了目前軟包裝企業的接受水平。但安全、健康、環境 是大趨勢,抓住了這個機遇的企業將獲得極大利益,不能僅從目前環保粘合劑的沉寂就放棄這個方面的努力。但同時也說明彩印企業經過這一兩年的探索,能更理性地對待和理解環保,能更科學地從 安全、健康、環境”三個方面,并結合自身狀況來看待環保。
五、軟包裝企業迫切需要專業化儀器檢測設備及耗材供應商
軟塑包裝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包裝行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由于結構工藝的復雜性,許多企業缺乏足夠的測試手段,很多企業甚至連起碼的測試設備都不具備,軟塑包裝產品的質量控制問題越來越突出。而進口質量檢測設備價格高昂,眾多的企業處在兩難境地,還有隨著象洗輥液、刮刀、襯布等大量的耗材消耗量的劇增,成為彩印企業的一個越來越大的 黑洞 ,采購消費極大,國內眾多的彩印企業迫切需要專業化的儀器檢測及耗材供應商,提供經濟、實用、專業化的儀器檢測設備及耗材。(資訊來源:中國包裝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