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鎖零售業的發展狀況
以連鎖化、信息化和規模化為特征的零售業發展很快,已成為當今社會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就銷售額而言,零售企業已超過制造、金融服務、信息等類型企業而成為世界第一,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而其中連鎖這個先進的企業組織形式的應用是今天商品零售企業能發展到如此大的規模的一個核心因素。我國發展連鎖商業的時間不長,但已逐步成為商業零售業的一支主力軍。最近幾年,連鎖企業的銷售增長均在50%以上,預計2003年中國100強連鎖企業將實現銷售額3500億元,門店總數將達到20000個左右,連鎖百強企業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在8.0%以上。連鎖企業逐步擴大的銷售規模使連鎖商業企業在供應鏈上的作用日益增大,并且對中國的流通現代化產生巨大的推動。連鎖企業的實質是五個統一,即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核算、統一標識、統一管理。而統一配送是連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連鎖商業物流的幾個特點
相對于工業物流,商業零售物流特別是連鎖商業的物流特點有:
1.變價快:即商品的進貨價格變動快:通常連鎖超市經營的快速消費品價格隨著市場供需的變化會有較快的變化,同時生產商或零售商的促銷頻繁引起經常變價。
2.訂單頻繁:連鎖零售的店鋪多,訂單頻率高、同時有時間要求、有些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貨兩次。
3.拆零:供應商大包裝供貨,配送中心需要按照店鋪的訂貨量進行拆零、分揀。
4.退貨:配送中心還有處理諸如贈品、退貨(正品、殘次品)等問題。
5.更換:商品新增汰換的頻率也很高,增新品,汰換滯銷品。
6.保質期:消費品通常有不同的保值期,需要有針對性的保質期管理。三、連鎖商業物流的主要方式
1.大型零售企業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
在國際上,有代表性的以大零售商為主導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企業是沃爾瑪。目前,沃爾瑪公司獨立投資建立的配送中心有200多家,專為本公司連鎖店按時按需提供商品,確保各店穩定經營。家樂福、麥德龍、西爾斯、吉西膨尼等國際大零售商,都建立有本企業體系的現代化物流配送中心。
我國部分大型連鎖企業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國目前有相當數量的連鎖企業都是從傳統的副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糧店以及其它配套網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些傳統企業,都有很豐富的場地、設施設備、人員等建立配送中心的基礎,這種配送形式有較大的比例。在這些物流配送中心中,大多數信息化和機械化程度較低,主要依賴于手工操作,配送效率和對店鋪的反應速度較低。但也有一些大型企業的物流配送中心具有較高的水平。如華聯超市配送中心:
上海華聯超市的配送中心的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庫存能力90萬箱,日吞吐能力19萬箱,可同時停靠80輛貨運卡車,服務半徑250公里,是目前國內連鎖企業較先進的配送中心之一。該配送中心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1)該中心采用高層立體貨架和拆零商品揀選貨架相結合的倉儲系統;(2)采用前移式蓄電池叉車、電動搬運車、電動揀選車和托盤,實現裝卸搬運作業機械化;(3)拆零商品配貨電子化。采用電子標簽揀選系統,使用電子標簽設備。門店定單輸入電腦后,貨位指示燈和品種顯示器立刻顯示揀選商品在貨架的具體位置和數量,作業人員可以方便地取出商品,定單商品配齊后進入理貨環節,大幅度提高速度,降低差錯率。
2.供應商自理物流
由供應商直接進行商品配送,這種配送方式主要適用于店鋪規模大,采購規模大的超市。如國內的一些大賣場和綜合超市公司,他們由總部確定統一的供應商,店鋪向供應商要貨。由供應商直接將商品配送到店鋪。這種由供應商直接配送的優點在于:大大降低連鎖企業成本和運作的復雜性,因此一般來說,中小型連鎖企業主要依賴供應商提供商品配送。但這樣的配送運作成本高,且配送對店鋪的響應速度受到供應商物流水平的限制,同時也依賴于店鋪和供應商信息交流的效率高低。
3.第三方物流
近年,由于國際流通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國際大零售商逐步嘗試立足主業經營,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逐步將本企業的物流配送業務委托給社會上專業化的物流配送企業為自己服務,這種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如日本7——11便利店業態企業和伊藤洋華堂、美國眾多的單體超市等。尤其在日本,單體分散經營的零售店約占店鋪總數的90%以上,出于競爭需要,這些零售店者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進行商品配送。
我國目前制造商使用第三方物流的較多,其產品通過第三方物流公司送到零售商的配送中心或區域性中心。零售行業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并不多,但也有一些連鎖超市在嘗試使用第三方物流。其中一個就是我們
北京物美集團公司,2001年開始物美委托和黃天百對其店鋪進行物流配送。物美在北京有便利店和便利超市300多家,和黃天百是一家專業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歐洲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物美與和黃天百合作,讓其為所屬的200多家便利店進行配送。配送中心庫房面積1萬平方米,年配送能力500萬箱,配送金額10億元,可以滿足200家便利店干貨兩天一次的配送要求。物流成本占銷售比例為2%左右。其中關鍵履約指標為:供應商送貨及時率,收貨效率,店鋪訂單滿足率,揀貨效率,退貨準時率,庫存差異率,訂單文件傳送及時率。物美應用第三方物流的幾點體會:
(1)專業合作,互利共贏:物美與“和黃天百”專業物流公司的合作突破了中國商業企業自辦物流的“小而全”觀念,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國外先進經驗。
(2)提高效率,節約成本:集中配送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對店鋪訂單的響應速度,使得商品配送的時間縮短,物流成本比較低。(3)方便供商,降低商品進價:配送中心統一、批量進貨,可提高廠家、批發商的送貨業務效率,降低送交貨成本。第三方物流這種物流方式,真正能使流通領域不同環節的企業職能分離,使企業在競爭發展中體現“有所為,有所不為”,使連鎖企業集中精力搞好主業,搞好零售,這種能使不同企業將自身經營資源集中,并選擇本企業有競爭優勢的事業,全力以赴地去發展的物流形式將會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
第三方物流可以實現對物流配送環節的專業化管理,可以節約連鎖企業的經營成本。但對連鎖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要求很高,要建立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自動訂貨系統(EOS)、銷售以及庫存的統計管理系統等,否則很難高效率地與
物流企業溝通。連鎖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之間,一般要求:
(1)硬件、軟件和數據報表等的匹配和兼容
(2)信息流程清楚、功能明確
(3)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協調和整合。
對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產品越單一,效率會越高。而連鎖企業經營的品種少的幾千種,多的上萬種,對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對其管理能力也是一種挑戰。四、連鎖商業物流的下階段發展趨勢
1.冷凍生鮮的配送
(1)零售企業的配送中心將增加或加強冷凍生鮮食品的配送功能。隨著零售市場的競爭加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快速食品、生鮮半成品和冷凍食品的需求增加,大型零售企業設立食品加工中心和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的一個趨勢。
(2)以批發為主導型的食品配送中心將出現
有實力的食品批發企業以組織商品、面向獨立經營的單體超市門店開展以食品為主的配送服務,也將是我國專業化物流配送中心建設發展的趨勢。如肉類、蛋類、菜類、牛奶、面包、冰激淋等專門經營這些新鮮食品的物流配送企業,將伴隨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這些商品質量的要求,形成集物流、常溫倉儲、冷藏、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為一體的多功能物流中心。
2.配送的社會化趨勢
連鎖企業引入第三方物流將是一個發展趨勢。在日本,大約有30%的連鎖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社會化的專業配送企業。隨著全社會專業物流企業的興起和成熟,將商品的配送工作甚至全部的配送工作交給專業物流企業,也會成為連鎖企業的一種選擇。
另外,一些具有自己物流配送中心的連鎖企業開始利用自身較強的物流配送能力,進行社會化的配送。通過擴大配送服務對象,開展商品配銷業務。這種配送方式與社會化的專業物流服務的最大差別是,在它不僅提供物流服務,還伴隨著商品的銷售甚至管理的輸出。其開展配送服務的目的,除了由此產生的服務收益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帶動企業的銷售,擴大企業的銷售規模,賺取進銷差價。他們希望在商品配送的基礎上,不斷強化對中小零售商的影響力,逐漸培育成集商品配送、商品銷售、管理輸出為一體的連鎖化集中管理模式,形成緊密程度不同的自由連鎖和加盟連鎖網絡。
3.信息技術的應用
物流信息系統的構造,連鎖企業物流有關的信息系統包括企業內部的管理信息系統以及與供應商進行數據交換系統(EDI)或電子訂貨系統(EOS)。目前企業內部管理信息系統在90年代后期已經相對比較成熟,連鎖企業基本上應用了包括覆蓋進銷存的管理信息系統,甚至一些企業為提高管理水平,還引入了商業分析智能管理以及與供應商進行數據共享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但物流信息系統還大都停留在庫存管理的水平,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和推廣,零售企業特別是連鎖企業出現了網上進行數據傳送和訂貨的應用,利用互聯網與物流配送中心、上游供應商共享商品的銷售、庫存信息,在電子訂貨、商品驗收、退貨、促銷、變價、結算、付款等環節提供協同支持。改善企業采購和銷售、結算部門與物流配送中心、供應商、客戶之間的業務流程和溝通。與供應商、分銷商之間能實現供需數據及時共享是提升企業競爭力關鍵的一環。
目前,物美的店鋪、總部、配送中心是通過互聯網連在一起的,店鋪通過計算機上網,在網上進行訂貨、銷售數據上傳和總部信息下載,總部通過互聯網收取店鋪銷售數據、下發商品信息和管理信息。形成了對內部的各部門、配送中心、下屬店鋪的全流程管理,大大提高企業內部的商品訂貨、配送、驗收、銷售和庫存等的管理效率。
下一步,物美將對MIS系列全面升級到互聯網,并真正利用電子商務的平臺實現與物流中心、供應商的外部供應鏈管理。外部供應鏈管理主要有網上取訂單、庫存信息開放、網上對賬和網上支付四個部分。物美把訂單傳到平臺的服務器上,物美的供應商定時下載,這叫網上取單。供應商還可以進一步查看物美相關產品的庫存、銷售信息,自動補貨,這叫信息開放。還有網上對賬,供應商和物美之間的發貨、收貨信息可以在網上進行核對,經過確認后就可以通過銀行進行網上支付。這樣可以大大提升企業與物流提供商、供應商的協作關系和協作效率
4.工業、物資物流企業對商業物流的介入
下階段連鎖商業物流的發展還有兩類形式:
一是生產企業物流向連鎖商業物流擴張。在商品競爭激烈的行業,如家電制品、服裝、化妝品和保健用品等領域,大型生產企業基本上都直接參與了面向消費者的市場活動,一些企業商品的運輸是通過自己的運輸部門,這些運輸部門已經開始從單一配送向物流配送轉化,并逐步適應大型連鎖企業的要求。
二是原物流企業向連鎖第三方物流的轉變。我國原來的儲運企業大都從事有關生產資料的運輸和保管業務,與零售業的物流涉及較少。目前,隨著原有儲運企業的改制以及新興物流企業的出現,他們也將業務拓展到了零售領域,特別是連鎖企業。還有一些原屬于流通部門的運輸和倉儲部門也從整體業務中剝離出來,獨立經營從事專業的物流服務。已經有一些物流企業介入了連鎖企業的物流業務,相信會有更多的物流企業轉向為連鎖企業提供物流服務。
總之,連鎖企業的快速發展,將大大提高了流通渠道終端的組織化程度,出現了一些巨型的零售企業,它必然要求整個供應鏈,包括物流環節也要提高組織化和規模以適應其快速發展。這樣也給物流企業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本文參考裴亮、牛東來的《中國連鎖企業的物流配送》,特此鳴謝)
本文為北京物美商業集團副總裁吳堅忠博士 在“第七次中國物流專家論壇”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