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現代物流人才的缺口高達50萬人,物流管理人才更是企業高薪競聘的目標。但現在卻有大量經過所謂培訓的人員無法就業,他們捧著名目繁多的證書,在面對現代物流的實際問題時四顧茫然。“現代物流遭遇了人才荒”,一位業內專家直言不諱。
“應聘了很多單位,總是不適合。”某物流培訓機構的學員捧著畢業證書無奈地說。
“以前是無人可招,現在是不知道招誰。”一位人力資源經理十分疲憊。
一些物流專家開始對此表示擔憂,2006年是我國物流業全面開放的一年,如果遭遇人才短板,對物流業的發展會有極大的阻礙。
物流人才供需錯位
記者走訪了幾處人才市場,發現直接面對物流行業的求職人員不在少數。
“大多數人才都是面對傳統物流的,根本不適合現代物流;再有一些,證書五花八門,一點實際經驗也沒有,很難用。”來自
珠海的某大型
物流企業工作人員這樣分析。
據統計,2003年左右,整個物流業的人才缺口達到了數百萬,當時的企業基本上無人可招。這兩年,由于物流業的快速增長和相關培訓機構的發展,加上國家政策的推動,物流人才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無法滿足現代物流的需求。
泛濫的培訓
我國物流業已全面開放,除了現代物流業本身的發展需求外,制造業、零售業也離不開物流的發展,此外,奧運物流商機無限,人才需求也不斷增加。
因此,現在有許多企業開出年薪10萬甚至20萬的條件,招聘高級物流管理人才,即使最普通的管理者,年薪也已超過5萬,一般從業人員可達3萬。他們的基本要求是“權威認證的理論,和一定的實操能力,加上繼續學習的精神。”
“物流業人才錯位現象的根源在于培訓市場和企業之間的需求錯位。”自考物流管理專業與中國物流職業經理(CPLM)資格證書培訓項目的負責人閆皓銘表示。
目前,物流培訓市場“空前繁榮”。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物流行業的人才缺乏問題,但是對現代物流的幫助不大。
此外,大專院校對物流專業缺乏足夠的重視,絕大部分物流專業被撤、并、轉,而畢業學生明顯缺乏實務操作能力,空有一些過時的理論,難堪大用。
一邊不知學什么,一邊胡亂教學,現代物流就這樣遭遇人才荒。
標準化培訓方可接軌國際
閆皓銘認為:“實現物流人才標準化的關鍵在于證書的權威性,學歷文憑、培訓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家權威認證制度,一樣都不能少。”
記者最近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王德榮處了解到,協會與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聯合推出了自考物流管理專業與CPLM資格證書。其中,自考物流管理專業為國家承認學歷,屬于學歷文憑。學員在獲得學歷文憑后,可以根據需要換取CPLM資格證書。同時,參加培訓的學員也可以通過學分折算的方式獲得自考物流管理專業相同課程的學分。
當前,CPLM資格證書與國際權威證書——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ILT)實現了通過學分折算的方式達成證書的互認互換,由此CPLM資格證書獲得了權威性認證,自考物流管理專業也實現了一考三證。
目前,為了解決物流人才實務操作能力不足的問題,CPLM資格證書培訓機構已經和廣東省部分大型物流企業結成聯盟,學員均可在現代物流企業獲得足夠的實習經驗,并可能直接就業。
而安得物流人力資源主管陳小姐認為,盡管CPLM資格證書培訓機構已經摸索出一條人才標準化的新路,但是必須有整個產業鏈的共同努力,才能完全解決物流人才錯位的問題,以保障我國現代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