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間,上,F代物流業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一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01年到2005年,物流業增加值從628.6億元增加到1175.5億元,年均遞增16.9%,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13%!笆晃濉逼陂g,本市將通過下列一系列措施,讓上海的現代物流業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創新企業物流運作模式。制造業要運用供應鏈管理技術和現代物流理念,推進企業物流社會化、專業化,實現物資采購、生產組織、產品銷售以及廢棄處
置等環節的物流一體化運作。流通企業要采用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不斷強化自身物流能力。
大力培育品牌物流企業。支持一批具有良好基礎、實力較強的大型物流企業通過戰略聯盟,建立國內外物流渠道,形成國際化、網絡化物流企業;培育一批為石化、汽車、醫藥等行業提供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一批提供物流信息服務意義供應鏈管理服務的物流企業。產業基地與物流基地供需對接,聯動發展。物流基地要集聚一批精通行業業務、能提供物流綜合解決方案的專業物流龍頭企業,提高為產業基地的服務水平和對客戶以及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提升物流園區服務能級。探索建立物流園區評價標準,年內完成物流園區地方評價標準制定;推動園區聯動發展,推進"大通關"平臺與園區信息平臺對接。
加強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繼續擴大電子口岸平臺的聯網范圍,實現與洋山保稅港區、空港物流園區、西北綜合物流園區以及產業基地的聯網運作;發揮路上貨運公共信息平臺作用,深度開發利用上海道路交通信息通訊系統,方便物流企業調度物流配置。
發揮政府引導推動作用。政府要支持涉及城市公共安全的物流項目和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在推進;、冷鏈物流發展中,率先建成一批示范項目;加快實現長三角物流信息共享。
上一篇:中國沿海(散貨)運輸市場周評
下一篇:亟待跨境陸運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