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10年來,中國經濟保持穩定高速增長。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進一步改善了商業環境,物流基礎設施的規模也迅速擴大,這一切都為中國物流事業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和微觀基礎。開放的中國物流市場充滿了商機。
北京《中國水運報》報道,物流業的商機不僅在于龐大的市場空間,也在于中國物流孕藏的增長潛力。
據統計,一般工業品從出廠經裝卸、儲存、運輸等各個物流環節,最終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費用,約占商品價格的50%,而水果、蔬菜、某些化工產品的流通費用,有時高達70%,汽車零配件的生產中90%以上的時間是用在儲存、裝卸和搬運上。
專家預計,中國物流需求高速增長期將持續10年至15年,特別是在“十一五”期間,如果GDP年均增長8.5%,物流總額年均增長16.7%左右,到2010年中國的物流市場容量將發展到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隨著大陸進出口持續增長,物流業商機不斷涌現。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和30多個地區中心城市做好了全盤的物流發展計劃,中國也首次把物流項目列入國債項目。“十一五”期間,中國物流總額達158.7萬億元,將為相關行業帶來空前的發展機遇。
外國的物流巨頭企業逐漸滲透中國市場,利用技術資金和全球網絡的優勢進居中國的物流市場,為中國物流帶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今后,世界物流將形成以中國為支點,由東北亞主導的格局。在以國際化為主要路徑的珠江三角洲,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合作中,產業結構從加工型到制造型,現已進入世界前20名的制造業加工區。大珠三角有望成為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經濟中心。
中國物流市場可謂最具潛力的黃金市場,尤其是中國有廣闊的國土以及豐富的資源,有著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競爭優勢。
隨著中國市場逐漸向全球打開,中國物流商機潛力無限。